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果BaCO3沉淀中含有0.01mol BaSO4,在1.0L次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多少Na2CO3才能使BaSO4完全转化为BaCO3?(ksp(BaSO4)=1.1×10-10   ksp(BaCO3)=2.6×10-9

分析 据沉淀转化计算浓度,结合当Qc=c(CO32-)•c(Ba2+)≥Ksp(BaCO3 )时硫酸钡沉淀开始转化为BaCO3,据此进行计算.

解答 解:硫酸钡沉淀转化成碳酸钡沉淀的反应为:CO32-+BaSO4=BaCO3+SO4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S{{O}_{4}}^{2-})}{c(C{{O}_{3}}^{2-})}$=$\frac{{K}_{sp}(BaS{O}_{4})}{{K}_{sp}(BaC{O}_{3})}$=$\frac{1.1×1{0}^{-10}}{2.6×1{0}^{-9}}$=0.0423;
已知c(SO42-)=$\frac{0.01mol}{1L}$=0.01mol/L,
则:$\frac{0.01mol/L}{c(C{{O}_{3}}^{2-})}$≤0.0423,
解得:c(CO32-)≥0.236mol/L,
1L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38mol×1L=0.236mol,
答:在1.0L此硫酸钡饱和溶液中至少需要加入0.236mol碳酸钠,才能够使硫酸钡沉淀完全转化成碳酸钡沉淀.

点评 本题考查了难溶物溶解平衡及溶度积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得到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十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正   极负     极电解质溶液
ACuFeFeCl3
BCFeFe(NO33
CFeZnFe2(SO43
DAgFeCuSO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由辉铜矿制取铜的反应过程为:
2Cu2S(s)+3O2 (g)=2Cu2O(s)+2SO2(g)△H=-768.2kJ•mol-1
2Cu2O(s)+Cu2S(s)=6Cu(s)+SO2(g)△H=+116.0kJ•mol-1
热化学方程式:Cu2S(s)+O2(g)=2Cu(s)+SO2(g)△H=-217.4kJ•mol-1
(2)氢化亚铜是一种红色固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备 4CuSO4+3H3PO2+6H2O=4CuH↓+4H2SO4+3H3PO4
①该反应还原剂是H3PO2(写化学式).
②该反应每转移3mol电子,生成CuH的物质的量为1mol.
(3)氯化铜溶液中铜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c(Cl-) 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当c(Cl-)=9mol•L-1时,溶液中主要的3种含铜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c(CuCl2)>c(CuCl+)>c(CuCl3-).
②在c(Cl-)=1mol•L-1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含铜物种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Ag+=AgCl↓+Cu2+(CuCl2+Ag+=CuCl++AgCl↓;CuCl2+2Ag+=Cu2++2AgCl↓)(任写一个).
(4)一种以铜作催化剂脱硫有如下两个过程:①在铜的作用下完成工业尾气中SO2的部分催化氧化,所发生反应为:2SO2+2n Cu+(n+1)O2+(2-2n) H2O=2n CuSO4+(2-2n) H2SO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催化脱硫的意义为防止酸雨的发生.
②利用图2所示电化学装置吸收另一部分SO2,并完成Cu的再生.写出装置内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2H2O+Cu2+$\frac{\underline{\;通电\;}}{\;}$4H++SO4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硫酸工业的重要反应之一.
Ⅰ.(1)现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
①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2}(S{O}_{3})}{{c}^{2}(S{O}_{2})×c({O}_{2})}$
②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c.(填字母)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2)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填“>”、“<”或“=”).
(3)如图2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将2molSO2和1molO2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SO2和2molO2加入乙容器中,隔板K不能移动.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
①若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若在甲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He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则c(SO3)/c(SO2)将不变填:“增大”、“减小”、“不变”、“无法确定”)
(4)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c(SO3)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在第5分钟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下图中画出此变化过程中SO3浓度的变化曲线.
Ⅱ.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某同学通过测定O2的体积来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生成O2的体积或生成单位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
(2)0.1g MnO2粉末加入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11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CO(g)+H2O(g)?CO2(g)+H2(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数1.71.11.00.6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H<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CO和0.80mol的H2O,反应初始6s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003mol•L-1•s-1,则6s末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8mol/L;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80%;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为cd(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CO)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O和H2的物质的量相等
(4)已知1000℃时,要使CO的转化率超过90%,则起始时c(H2O):c(CO)应不低于14.4;
(5)某燃料电池以CO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熔融态的K2CO3为电解质,请写出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4e-+2CO2═2CO32-
(6)已知CO可用于制备很多物质:
2CO(g)+SO2(g)═S(g)+2CO2(g)△H=+18.0kJ•mol-1
2H2(g)+SO2(g)═S(g)+2H2O(g)△H=+90.4kJ•mol-1
2CO(g)+O2(g)═2CO2(g)△H=-556.0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请写出S(g)与O2(g)反应生成SO2(g)热化学方程式S(g)+O2(g)=SO2(g)△H=-574.0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CD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15mL量筒最好
(4)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小于0.1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配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合物的外界是指配合物中的阴离子
B.只有过渡金属元素能形成配合物
C.Fe(SCN)3不属于配合物
D.Na3[AlF6]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茶叶中铁元素检验可用以下步骤完成,各步骤选用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C.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Mg2+、NO3-、Cl-B.K+、Na+、HCO3-、Cl-
C.Cu2+、Na+、SO42-、Cl-D.Ba2+、Na+、N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