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1)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作电极,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3OH(g)+H2O-6e-=CO2+6H+
(2)高铁酸钾(K2FeO4)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溶液长时间放置不稳定,会产生红褐色絮状物质及一种助燃性的气体,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8OH-+3O2↑.
(3)已知:
化合物MgOAl2O3MgCl2AlCl3
类型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熔点/℃28002050714191
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MgO的熔点比MgCl2的熔点高,MgO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成本;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时不电离,难导电.
(4)为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中草酸根的含量,通常将其配成溶液再用H2SO4酸化,滴加KMnO4溶液将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CO2,MnO4-同时被还原为Mn2+此反应不要(要/不要)外加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待测液中出现紫红色,且振荡后半分钟内不再褪色,就表明到了终点.

分析 (1)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燃料电池是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依据电解质溶液时酸性溶液书写电极反应;
(2)根据电子得失知二者的比为4:3,书写离子方程式;
(3)氧化镁熔点比氯化镁熔点高,熔融离子晶体要消耗能源;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4)依据滴定实验的原理和指示剂选择分析,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滴入高锰酸钾溶液最后一滴紫色不变证明反应到终点.

解答 解:(1)甲醇是一种燃料,可利用甲醇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负极电极反应为:CH3OH(g)+H2O-6e-=CO2+6H+
故答案为:CH3OH(g)+H2O-6e-=CO2+6H+
(2)因为高铁酸钾溶液长时间放置不稳定,会产生红色絮状物质及气泡知生成氢氧化铁和氧气,由电子得失知二者的比为4:3,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O42-+10H2O=4Fe(OH)3+8OH-+3O2↑,故答案为:4FeO42-+10H2O=4Fe(OH)3+8OH-+3O2↑;
(3)氧化镁熔点比氯化镁熔点高,熔融离子晶体要消耗能源,从而增加成本,为减少成本,所以用熔融氯化镁冶炼镁;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以分子存在,所以冶炼铝用熔融氧化铝,
故答案为:MgO的熔点比MgCl2的熔点高,MgO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成本;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时不电离,难导电;
(4)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可以利用溶液颜色变化来指示反应的终点,不需要指示剂,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和亚铁离子反应到恰好反应后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半分钟不褪色证明反应终点;
故答案为:不要;当待测液中出现紫红色,且振荡后半分钟内不再褪色,就表明到了终点.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极反应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电解原理以及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取ag某物质放在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固体的容器中,然后通入足量02,用电火花不断引燃使其充分反应,最后称得固体的质量增加小于ag,则该物质是(  )
A.甘油[HOCH2-CH(OH)-CH2OH]B.烃基乙酸[OHCH2COOH]
C.葡萄糖(C6H12O6D.蔗糖(C12H22O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6gO2含有16NA个电子
B.一个CO分子、CO2分子的质量分子分别是ag、b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A(b-a)
C.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H-的数目为0.1NA
D.将2molSO2和10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2.7g铝溶解于100mL3mol/LNaOH溶液中,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400mL,1mol/L的盐酸,最后可得沉淀的质量是(  )
A.2.7gB.5.2gC.7.8g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欲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
 
(1)写出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
(2)能说明Cl2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
(3)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l2等气体,防止污染.
(4)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氧化性Cl2>Br2>I2的结论,理由是在探究氧化性Br2>I2时,无法排除Cl2对Br2与KI反应实验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氧化亚铜(Cu2O)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涂料、有色玻璃和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添加Cu2O的涂料或玻璃显砖红色.
(2)制备氧化亚铜的方法之一是用铜作阳极电解NaCl和NaOH混合溶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②溶液中CuCl${\;}_{n}^{1-n}$转化为Cu2O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n1-n+2OH-=Cu2O↓+H2O+2nCl-
(3)工业生产中常采用高温煅烧氧化铜粉末制备Cu2O,但所得产品中会有一定量CuO,测定产品中Cu2O的含量常用滴定法,其原理为:
样品溶解:Cu2O+Fe2(SO43+H2SO4═2FeSO4+2CuSO4+H2O
滴定(未配平):10FeSO4+2KMnO4+8H2SO4═Fe2(SO43+2MnSO4+1K2SO4+8H2O
①配平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滴定时,KMnO4溶液盛放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③若产品质量为1.0g,滴定时消耗0.1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20.00mL,则产品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可制作光导纤维
B.因为氨易液化,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所以可作制冷剂
C.氧化钠在呼吸面具里作为氧气的来源
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
A.Na+  1s22s22p6B.F  1s22s22p6C.N3+  1s22s22p6D.O2- 1s22s22p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B、C、D、E、F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F同周期;F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frac{3}{4}$倍,A、B、D、F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D、E、F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两两皆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E元素的名称B氮、E铝;
(2)写出C、D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物质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3)可以验证C和F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结论是(填编号)②③;
①比较这两种元素常见单质的熔点
②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③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4)A、C、D、F四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酸式盐(均由四种元素组成),这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SO3-=SO2↑+H2O;
(5)A、C、F间可形成甲、乙两种微粒,它们均为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且甲有18个电子,乙有10个电子,则甲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H-=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