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常温时,将a1mL,b1mol/L 的CH3COOH溶液加入到a2mL,b2mol/L 的NaOH溶液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a1b1=a2b2,则混合溶液的pH>7
B.如果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如果a1=a2,b1=b2,则混合液液中c(CH3COO-)=c(Na+
D.如果a1=a2,且混合溶液的pH<7,则b1>b2

分析 A.a1b1=a2b2,醋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示碱性;
B.混合液的pH=7,溶液显示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H3COO-)=c(Na+);
C.如果a1=a2,b1=b2,则a1b1=a2b2,醋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示碱性;
D.混合液pH<7,溶液显示酸性,当a1=a2,b1=b2时,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所以需要酸剩余.

解答 解:A.如果a1b1=a2b2,两溶液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由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溶液显示碱性,则混合溶液的pH>7,故A正确;
B.如果混合液的pH=7,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c(OH-)+c(CH3COO-)=c(H+)+c(Na+)可得:c(CH3COO-)=c(Na+),故B正确;
C.a1=a2,b1=b2,则a1b1=a2b2,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c(OH-)+c(CH3COO-)=c(H+)+c(Na+)可得:c(CH3COO-)<c(Na+),故C错误;
D.当a1=a2,如果b1=b2,反应后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示碱性,混合溶液的pH<7时,溶液显示酸性,所以需要酸剩余,满足b1>b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离子浓度定性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明确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能够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等知识判断离子浓度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乙醇的沸点是78℃,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乙醚的沸点为34.6℃,难溶于水,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几乎不溶,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醚的反应原理是:
2CH3CH2OH  $→_{14℃}^{浓H_{2}SO_{4}}$H2O+CH3CH2-O-CH2CH3(乙醚)
(1)甲图和乙图是两套实验室制乙醚的装置,选装置乙(填“甲”或“乙”)最合理,理由是冷却效果好,乙醚远离火源.
(2)反应液中应加入沸石,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3)反应中温度计的正确位置是水银球置于插入反应物液面以下,但不能触及瓶底
(4)如果温度太高,将会发生副反应,产物为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500mL 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混合溶液中c(Na+)(单位:mol•L-1)为(  )
A.$\frac{2b-a}{20}$B.2b-aC.5b-$\frac{5a}{2}$D.10b-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室温下,pH均为13的Na2CO3和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之比=1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查资料得: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D(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2)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B(填序号).
A.Cl2    B.H2O2     C.KMnO4     D.HNO3
(3)某同学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NaNO2溶液中,观察到紫色褪去,同时生成NO3-和Mn2+,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H++5NO2-+2MnO4-═NO3-+2Mn2++3H2O.
(4)已知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高铁酸钾(K2FeO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净水、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
B.12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一定为6NA
C.在熔融状态下,l mol NaHSO4完全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为2N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
(2)在t2时刻存在的等量关系是M、N的物质的量相等,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否(填“是”或“否”).
(3)在t3时刻v正=v逆(填“>”、“<”或“=”),理由是在t3时刻M、N的物质的量为定值,处于平衡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写出相应反应的方程式(注明条件)

方程式①:CH2=CH2+Br2→CH2BrCH2Br;
方程式②:CH2BrCH2Br+2H2O$→_{△}^{氢氧化钠}$HOCH2CH2OH+2HBr;
方程式③:CH2OH-CH2OH+O2$\stackrel{一定条件}{→}$CHO-CHO+2H2O;
方程式④(写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方程式⑤:HOOC-COOH+HOCH2CH2OH$→_{△}^{浓硫酸}$+H2O,;
乙烯和苯乙烯1:1的加聚反应方程式nCH2=CH2+nCH2=CH(C6H5)$\stackrel{引发剂}{→}$-CH2-CH2-CH2-CH(C6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溶液稀释,c(Fe2+)降低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i中Ag+消耗I-:Ag+(aq)+I-(aq)?AgI(s),I-浓度下降,使平衡2Fe3++2I-?2Fe2++I2逆向移动;ⅱ中增大Fe2+浓度,同样平衡2Fe3++2I-?2Fe2++I2逆向移动.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2Fe3++2I-?2Fe2++I2”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如图1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左侧溶液颜色褪色,有黄色沉淀生成,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 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c(Fe2+)升高,导致Fe2+的还原性强于I-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当指针归零后,不向左管滴加AgNO3溶液,而是向右管加入1mL1mol•L-1FeSO4溶液.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