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3个C原子
B.C3N4晶体中C-N键长比金刚石中C-C要长
C.C3N4晶体中微粒间可能存在氢键
D.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分析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则为原子晶体,每个C原子周围有4个N原子,每个N原子周围有3个C原子,形成空间网状结构,C-N键为共价键,比C-C键短,据此分析.

解答 解:A.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则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即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即连接3个C原子,故A正确;
B.因N的原子半径比C原子半径小,则C3N4晶体中,C-N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要短,故B错误;
C.C3N4晶体中构成微粒为原子,微粒间通过共价键合,不存在氢键,故C错误;
D.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硬度,则C3N4晶体是原子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晶体的性质及作用力,明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作用力、空间结构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来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
B.在周期表的右上角可找到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
C.因为等浓度的HI和HCl的酸性:HI>HCl,所以非金属性:I>Cl
D.在周期表中与IIA相邻的是IA和III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
D.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硝酸钾晶体 ③铝 ④空气 ⑤熔融氯化钠  ⑥稀硫酸 ⑦氢氧化钠固体.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混合物的是④⑥;属于盐的是②⑤.
(2)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⑤⑦;能够导电的是③⑤⑥.
(3)①-⑦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属于烃的是(  )
A.CO2B.CH3COOHC.Na2CO3D.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B.SO2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SO42-+2Br-+4H+
C.Fe(OH)2溶于过量的稀HNO3:Fe(OH)2+2H+═2Fe2++2H2O
D.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Cl2+2Br-═2C1-+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的分子式为C2H8O.
(2)写出中官能团的名称羟基、羧基.
(3)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4)有机物M()为苯的同分异构体,M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5)聚偏二氯乙烯()具有超强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写结构简式)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
(6)写出异丁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甲醛(HCHO)与葡萄糖相似具有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研究.
(1)在下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mol•L-1CuSO4溶液50mL和5mol•L-1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50mL,缓慢加热a 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

①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②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a中出现砖红色物质.
(2)上述实验有副反应发生,产生的气体为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气体成分,将装置A和如下图所示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E→F→D→C→G,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甲醛蒸气,防止其干扰后续检验.有H2的实验现象是F中黑色固体变红色,D中固体变蓝色.
(3)已知:.设计实验证明a中甲醛中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清液,滴入过量稀硫酸,未见气泡产生,说明甲醛中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
(4)反应后a中有红色固体产生,为研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Cu2O$\stackrel{易溶于浓氨水}{→}$[Cu(NH34]+(无色)$\stackrel{在空气中}{→}$[Cu(NH34]2+(蓝色).
①锥形瓶ii中固体完全溶解得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u+O2+8NH3•H2O=2[Cu(NH34]2++4OH-+6H2O;
②将容量瓶ii中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颜色与容量瓶i相近.由此可知固体产物的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约为n(Cu2O):n(Cu)=1: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浓的强酸或浓的强碱反应测得的中和热大于57.3KJ/mol,原因:浓的强酸或浓的强碱溶于水放热;弱酸或弱碱反应测得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原因: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