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 molA与2 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1•s-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z=2

B.2s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的7/8倍

C.2s时C的体积分数为2/7

D.2s后,B的浓度为0.5mol/L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②近似认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中(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水,v(H2)不变

B.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C.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实验目的

A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B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证明Br—还原性强于Cl—

C

将氯化亚铁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中

配制FeCl2溶液

D

将混有氯化氢杂质的氯气通过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二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重庆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 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待测试样的pH约为____________。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①2H2(g)+O2(g)═2H2O(g)K1 ② 2C(s)+O2(g)═2CO(g)K2

C(s)+H2O(g)=CO(g)+H2(g) K=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K1、K2的式子表示)。

(3)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T2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 ______________。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如图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4)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H>0,若1mol空气含0.8molN2和0.2molO2, 1300°C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浙江绍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含有Al3+、Cl-的溶液中:HCO3-、I-、NH4+、Mg2+

C.在溶质为KNO3和NaHSO4的溶液中:Fe2+、Ca2+、Al3+、Cl-

D.常温下,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S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高一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NaCl在电流作用下电离产生了Na+和Cl-

C.某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Ag+

D.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含有SO42-,应先加BaCl2,再滴加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西师大附中,九江一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C溶液A+B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则B可能为Fe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能实现如下图转化的单质甲是

A.Si B.S C.Fe 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