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和气体发生反应:mA(g)+nB(g)?p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1/2时,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8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m+n<pB.C的体积分数下降
C.平衡向逆反应反向移动D.A的转化率变大

分析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0mol/L,而此时为0.8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如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增大为1.0mol/L,而此时为0.8mol/L,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应为m+n>p,故A错误;
B、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故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平衡向正方向移动,A的转换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浓度的变化的角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结合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l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检漏;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吸收水.
(6)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已烯产率是C(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Al、Fe、Cu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l、Al2O3和Al(OH)3的混合物恰好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NaAlO2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2)铁的复杂氧化物Fe3O4溶于稀硫酸生成两种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Fe2+的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Fe2+
纳米级Fe3O4是一种吸附剂,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Fe3O4+H2O+O2→Fe(OH)3,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Fe(OH)3的物质的量为3mol.
(3)2.50g 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试确定b点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CuSO4•H2O(要求写出必要的推理过程);
Ⅱ.取270℃所得样品,于7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rac{\underline{\;770℃\;}}{\;}$CuO+SO3↑.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Ⅲ.10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O$\frac{\underline{\;1000℃\;}}{\;}$2Cu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取用固体
C.
测溶液pH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s已知在25℃时:CH4(g)+2O2(g)=CO2(g)+2H2O(l)△H1=-890.3J•mol-,C(石墨)+O2(g)=CO2(g)△H2=-393.5kJ•mol-1 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则由石墨生成甲烷的反应热△H为:C石墨)+2H2(g)=CH4(g)△H=(  )
A.-74.8kJ.mol-1B.+74.8kJ.mol-1C.-149.6kJ.mol-1D.+149.6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南海某小岛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匮乏,解放军战士为了寻找合适的饮用水源,对岛上山泉水进行分析化验,结果显示山泉水属于硬水.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Ca2+、Mg2+的水,硬水加热后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frac{\underline{\;\;△\;\;}}{\;}$CaCO3↓+CO2↑+H2O(写出生成一种沉淀物的即可);
(2)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 MgO),已知水的硬度在8°以下的软水,在8°以上的称为硬水.已知岛上山泉水中c(Ca2+)=1.2×10-3mol/L,c(Mg2+)=6×l0-4 mol/L,那么此水是(填“是”或“否”)属于硬水.
(3)离子交换法是软化水的常用方法.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写出聚丙烯酸钠单体的结构简式CH2=CHCOONa.
(4)解放军战士通常向水中加入明矾净水,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5)岛上还可以用海水淡化来获得淡水.如图是海水利用电渗析法获得淡水的原理图,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42-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请分析下列问题:
①阳离子交换膜是指B(填A或B).
②写出通电后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2Cl--2e-═Cl2↑,阴极区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气泡,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2W(g);反应前按n(X):n(Y)=3:1加入反应物,反应过程中W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分析曲线A和B的不同,可能是以下B原因造成的.
A.是否使用催化剂   B.反应温度不同
C.外界的压强不同   D.初始充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同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比较K500℃>K600℃(填“>”、“<”或“=”).
(3)如果曲线B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反应前的85%,当容器的体积为1L时,计算:曲线A从开始达到平衡,X的反应速率v(X)为_0.16 mol•L-1•s-1.起始时加入Y的物质的量为1mol.不通过计算能否判断出X、Y转化率是否相同能(填“能”或“否”).
(4)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
A.v(W)=v(W)                 B.c(X)=c(W)
C.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水的摩尔质量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
A.18和15B.18g和14C.18g/mol和14D.18g/mol和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