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外围电子构型为3d104s1的元素R(  )
A.位于第四周期第IA族
B.能形成稳定的R2+离子
C.在化学反应中,首先失去3d上的电子
D.原子序数为28

分析 外围电子排布为3d104s1的元素,根据4s可以判断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再根据外围电子总数为11可知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从左向右第11列,据此判断该元素为铜,据此分析.

解答 解:根据外围电子排布3d104s1可知,该元素最外层为4s,则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该元素外围电子总数为11,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从左向右第11列,其中ⅤⅢ为8、9、10纵行,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ⅠB族,该元素为铜,原子序数为29,能形成稳定的R2+离子,化学反应中,首先失去4s上的电子,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表结构,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0.1mol/LNH3•H2O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
A.加水,使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B.升高温度(不考虑NH3的挥发)
C.加入适量的NH4Cl固体D.加入等体积0.2mol/L的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放出能量的过程
B.由“C(石墨)=C(金刚石)”反应为吸热,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由水变成冰是放热反应
D.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式子是表示氨水中可能存在氢键:①O-H…N ②O-H…O ③N-H…N ④N-H…O.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广泛pH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Ba2+、Cl-、Br-
B.常温下$\frac{c({H}^{+})}{c(O{H}^{-})}$=1012的溶液:Fe2+、Mg2+、NO${\;}_{3}^{-}$、Cl-
C.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Cl-、AlO${\;}_{2}^{-}$、OH-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O${\;}_{4}^{2-}$、S2-、SO${\;}_{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已知苯环上与硝基相邻的卤原子的反应活性很强,易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2CO3溶液反应
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7molNaOH反应
D.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但不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关元素X、Y、Z、D、E的信息如下
元素有关信息
X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
Y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
Z原子半径为0.102nm,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其单质在X的单质中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中,品红褪色.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电解质,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E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其制品在潮湿空气中易被腐蚀或损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实验室制取X的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E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EY2和EY3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④.
①保存EY2溶液时,需向溶液加入少量E单质
②通常实验室配制EY3溶液时,直接用水溶解EY3固体即可
③EY2只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EY3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④铜片、碳棒和EY3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由铜片沿导线流向碳棒
(3)用电子式表示D2Z的形成过程:,D2Z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S2-+H2O?HS-+OH-
(4)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多国连接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防控专家表示,含Y消毒剂和过氧化物可防甲型H1N1流感.Y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YO3在H2ZO4存在下与D2ZO3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lO3-+SO32-+2H+=2ClO2+SO42-+H2O.
(5)将一定量的Y单质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
有三种含Y元素的离子,其中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16.8g,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反应:A.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B.Zn+H2SO4═ZnSO4+H2
C.C+CO2$\frac{\underline{\;\;△\;\;}}{\;}$2CO
D.2KOH+H2SO4═K2SO4+2H2O
(1)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符合如图1的是C(填反应序号).
(2)在常温下,上述四个反应中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是B(填反应序号),根据该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负极材料是锌,负极发生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2H++2e-=H2↑.
②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发生的变化是bc填序号).
a.溶液增重32.5g b.溶液增重31.5g c.析出1g H2  d.析出11.2LH2
(3)对于反应B,将足量且等量的形状相同的锌块分别加入到等浓度等体积的两份稀硫酸X、Y中,同时向X中加入少量饱和CuS0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m曲线表示锌与稀硫酸X(填“X”或“Y”)反应.
②锌分别与稀硫酸X、Y反应时,反应速率不同
的原因是c(填序号).
a.CuS04作催化剂
b.加入硫酸铜溶液增大了c(SO42-
c.Zn首先与Cu2+反应,生成的Cu与Zn、稀硫酸构成原电池
d.加入硫酸铜溶液增大了溶液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