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第三周期,ⅤⅡA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并有白雾产生.
(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4)G+J-→M的离子方程式是3AlO2-+Fe3++6H2O=3Al(OH)3↓+Fe(OH)3↓.

分析 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判断为Al;E、H、I为氧化物,M为红褐色沉淀为Fe(OH)3,转化关系中X电解得到AB为气体,二者反应生成D,E为黑色固体,和D反应又生成B气体,推断电解的是氯化钠溶液生成的气体A为H2,B为Cl2,C为NaOH,D为HCl,E为MnO2,G为NaAlO2,根据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为M,所以J是含三价铁离子的物质,是H和D反应生成,证明J为FeCl3,E、H、I为氧化物判断H为Fe2O3;I为红棕色气体为NO2;N为HNO3,Y为Fe(NO33,结合物质的性质来解答,
(1)B中所含元素为氯元素在第三周期ⅤⅡA族;
(2)A为H2在B为Cl2中燃烧的现象是: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
(3)D+E→B的反应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4)G+J-→M的反应是铁离子和偏铝酸跟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

解答 解: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判断为Al;E、H、I为氧化物,M为红褐色沉淀为Fe(OH)3,转化关系中X电解得到AB为气体,二者反应生成D,E为黑色固体,和D反应又生成B气体,推断电解的是氯化钠溶液生成的气体A为H2,B为Cl2,C为NaOH,D为HCl,E为MnO2,G为NaAlO2,根据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为M,所以J是含三价铁离子的物质,是H和D反应生成,证明J为FeCl3,E、H、I为氧化物判断H为Fe2O3;I为红棕色气体为NO2;N为HNO3,Y为Fe(NO33
(1)B为Cl2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ⅤⅡA族,
故答案为:第三,ⅤⅡA;
(2)A为H2在B为Cl2中燃烧的现象是: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并有白雾产生,
故答案为: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并有白雾产生;
(3)D+E→B的反应为MnO2+4HCl=MnCl2+Cl2↑+2H2O,n(被氧化的物质HCl):n(被还原的物质MnO2)=2:1,
故答案为:2:1;
(4)G(NaAlO2)+J(FeCl3)→M(Fe(OH)3)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双水解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是:3AlO2-+Fe3++6H2O=3Al(OH)3↓+Fe(OH)3↓,
故答案为:3AlO2-+Fe3++6H2O=3Al(OH)3↓+Fe(OH)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和物质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电子式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水解的应用,特征反应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  )
A.H2+CuO$\frac{\underline{\;\;△\;\;}}{\;}$ Cu+H2O
B.NH4Cl+NaOH═NH3•H2O+NaCl
C.Cu+2H2SO4 (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D.2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实验室需用24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25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  )
A.称取3.84g CuSO4粉末,加入250mL水
B.称取6.25g CuSO4•5H2O晶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
C.称取4.0g CuSO4粉末,加入250mL水
D.称取4.0g CuSO4•5H2O晶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反应 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4+Cl2$\stackrel{光}{→}$CH3Cl+HCl
B.CH2═CH2+HBr-→CH3-CH2Br
C.CH3CH2OH+CH3CO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①N2(g)+3H2(g)═2NH3(g)△H=-92.4kJ/mol
②2H2(g)+SO2(g)═S(g)+2H2O(g)△H=+90.4kJ/mol
③2H2(g)+CO(g)═CH3OH(g)△H=-90.8kJ/mol
请回答:
(1)上述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①③(填序号,下同).
(2)4gH2(g)完全反应生成甲醇气体时,△H=-90.8kJ/mol.
(3)生成1molNH3(g)的放出的热量为46.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3)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frac{\underline{\;点燃\;}}{\;}$2FeCl3
(4)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差值等于电子层数;Y元素原子比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则X与Y所形成的化合物为(  )
A.X3Y2B.X2YC.XY2D.XY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反应放出的热量的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和状态无关
C.若氢气和氧气化合是放热反应,则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吸热反应
D.对放热反应A+B→C+D,A、B的能量总和小于C、D的能量总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0.5m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  )
A.3:2B.2:3C.8:3D.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