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氮有多种化合价,其常见氧化物有NO、N2O3、NO2、N2O4,其含氧酸有HNO2、HNO3,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A.NOB.N2O3C.NO2D.N2O4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且反应中中心原子化合价不变.

解答 解:A.NO属于氧化物,但NO与碱不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不选;
B.N2O3是HNO2的酸酐,所以2NaOH+N2O3=2NaNO2+H2O,N2O3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选;
C.NO2属于氧化物,但NO2与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2NO2+2NaOH═NaNO2+NaNO3+H2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不选;
D.N2O4属于氧化物,与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N2O4+2NaOH═NaNO2+NaNO3+H2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物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然后再根据氧化物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已知高铁酸盐在低温碱性环境中稳定,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
常见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如下:
制备方法具体内容
干法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和KNO2等产物
湿法强碱性介质中,Fe(NO33与KClO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溶液
电解法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
(1)干法制备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某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基本流程及步骤如下:

①控制反应温度为25℃,搅拌1.5h,经氧化等过程溶液变为紫红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Fe3++10OH-═2FeO42-+3Cl-+5H2O.
②在紫红色溶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析出紫黑色晶体,过滤,得到K2FeO4粗产品.沉淀过程中加入饱和KOH溶液得到晶体的原因是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
③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用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提纯.其提纯步骤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KOH溶液中,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④若以FeCl3 代替Fe(NO33作铁源,K2FeO4的产率和纯度都会降低.一个原因是在反应温度和强碱环境下NaCl的溶解度比NaNO3大,使得NaCl结晶去除率较低;另一个原因是Cl-被FeO42-氧化,消耗产品使产率降低.
(3)工业上还可用通过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Na2FeO4,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其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的电子式是

(4)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Ksp[Cu(OH)2]=2.2×10-20,向该温度下含有Fe3+、Cu2+浓度均为0.01mol/L的溶液中,滴加浓NaOH溶液,当溶液pH=10时,溶液中c(Cu2+):c(Fe3+)=5.5×10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氮及氮的化合物有着重要的用途.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VA族;NH3的电子式是
(2)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请举例说明一种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途径N2+O2$\frac{\underline{\;放电\;}}{\;}$2N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选填字母).
a.图①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单键
b.图②→图③需要吸收能量
c.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4)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
2H2(g)+O2(g)=2H2O(g)△H=-483.6kJ/mol,
则氨气作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NH3(g)+3O2(g)=2N2(g)+6H2O(g)△H=-1266kJ/mol.
(5)用氨气作原料可制备重要燃料--肼(N2H4).
①通常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次氯酸钠与氨反应可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NaClO═N2H4+NaCl+H2O.
②如图为肼燃料电池示意图,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H4-4e-+4OH-=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E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的基态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D与C可形成CD型离子化合物,E的基态原子3d轨道上有2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
(2)DB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A、B、C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Na(用元素符号表示).
(3)AB2形成的晶体的熔点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CD形成的晶体的熔点,原因是CO2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NaCl属于离子晶体,离子键强于分子间作用力.
(4)ED4是制取航空材料的重要原料.E与B形成的一种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取该晶体和A的单质放在电炉中,并通入D2后高温加热,可制得ED4,同时产生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TiO2+C+2Cl2$\frac{\underline{\;高温\;}}{\;}$TiCl4+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
B.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C.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D.与途径II相比,产生等量的胆矾途径I消耗硫酸少,途径I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将溴水和苯混合振荡,静置后分液分离,把分离出的苯置于一试管中,加入某些物质后可以在试管口产生白雾,这种物质是(  )
A.亚硫酸钠B.溴化铁C.锌粉D.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弱碱性水呈碱性的原因是其中含有较多的Mg2+、Ca2+等离子
B.食用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原因主要是里面含有黄曲霉素和甘油三酯
C.地球上CH4、CO2等气体含量上升容易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灾难性气候
D.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探究外界条件对H2 (g)+I2 (g)═2HI (g)△H>0 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
质量/g
反应物初始浓度
/10-3mol•L-1
H2I2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457079
42079
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1079
(1)完成上表中的空格.①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0③457
(2)实验Ⅰ中,I2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0~5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I2)=1×10-3mol•L-1•min-1
②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2}(HI)}{c({H}_{2})×c({I}_{2})}$=48.(前空写表达式,后空写计算所得的数据)
③该同学还想用此反应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请问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原因.
不能(填“能”、不能”),原因是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相等,平衡不受压强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所述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增强
B.HCl、PH3、H2S稳定性依次减弱
C.NaOH、KOH、Ca(OH)2碱性依次减弱
D.S2-、Cl-、K+、Ca2+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