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燃料电池作为新型电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日常生活,该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电池:将两个多孔的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燃料电池.其中通入CH4的电极是负极,电池工作期间,OH-应向负极移动. 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分析 甲烷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甲烷燃料碱性电池中,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答案为:负;负;O2+2H2O+4e-=4OH-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学习难点,所有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通入燃料,正极上通入氧化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填入相应化学试剂以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入的试剂为适量,反应条件自行选择)
(1)Na2SO4溶液(MgSO4)试剂:氢氧化钠溶液化学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Mg(OH)2
(2)Cu(CuO)试剂:稀硫酸化学方程式:H2SO4+CuO=CuSO4+H2O
(3)CO(CO2)试剂:氢氧化钠溶液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2000K时,反应CO(g)+$\frac{1}{2}$O2(g) CO2(g)△H1=-a kJ/mol的平衡常数为K,则该温度下反应2CO2(g) 2CO(g)+O2(g)的平衡常数K′和△H2(  )
A.$\frac{1}{{K}_{2}}$,2aB.$\frac{1}{K}$,aC.K2,aD.K,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114.6 kJ/mol.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
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碘酸溶液反应:Fe(OH)3+3H+=Fe3++3H2O
B.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Fe2++H2O2+2H+=2Fe3++2H2O
C.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HCO3-+Ca2++OH-=CaCO3↓+H2O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但它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误食亚硝酸钠会使人体血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而引起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使Fe3+转化为Fe2+,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转化过程可表示为:Fe2+$?_{2维生素C}^{INaNO_{2}}$

Fe3+;   
(1)转化1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2)转化2中,Fe3+作         剂,维生素C表现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利用相关知识填空:
(1)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①4g H2、②11.2L O2、③1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①,
(填序号,下同),含原子数最多的是①,质量最大的是③,体积最小的是③.
(2)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跟3体积Y2(气)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XY3或Y3X;
(3)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离子,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5,A2+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判断对错:5.6gFe与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88g 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