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B.再加入Z,达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C.再加入X,X的转化率减小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1)已知1.4 g锂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3.0 g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将一小块金属钠、钾分别投入到加热的坩埚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运用化学原理研究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Ⅰ.一定条件下(T ℃、1.01×105 Pa),可以用Cl2(g)和NH3(g)制得NH2Cl(g),同时得到HCl(g)。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 N-H | Cl-Cl | N-Cl | H-Cl |
键能/kJ/mol | 391.3 | 243.0 | 191.2 | 431.8 |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2NO(g)+Cl2(g) 2NOCl(g) ΔH<0。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将物质的量之和为3 mol的NO和Cl2以不同的氮氯比进行反应,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氮氯比及不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T1、T2的关系为T1________T2(填“>”“<”或“=”)。
(2)图中纵坐标为物质________的转化率,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三点对应的NOCl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若容器容积为1 L,经过10min到达A点,该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υ(NO)=_________。B点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5)若在温度为T1,容积为1 L的容器中,充入0.5mol NO、1mol Cl2、2mol NOCl,υ(正)_____υ(逆) (填“<”“>”或“=”),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如图所示:
①已知:CH4(g)+H2O(g)=CO(g)+3H2(g) △H1=+206.2kJ/mol ;
CO2(g)+4H2(g)=CH4(g)+2H2O(g) △H2=-165kJ/mol;
过程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关于上述过程I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 b.可表示为CO2+H2H2O(g)+CO c.CO未参与反应 d.Fe3O4、CaO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ΔH
③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反应CH4(g)+CO2(g) 2CO(g)+2H2(g)进行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点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b点CH4的转化率高于c点,原因是________。
(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CH4和CO2,二者分压分别为20 kPa、25 kPa,加入Ni/α-Al2O3催化剂并加热至1123 K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 2CO(g)+2H2(g)。
①研究表明CO的生成速率v(CO)=1.3×10-2·p(CH4) ·p(CO2)。(单位忽略),某时刻测得p(CO)=20 kPa,则p(CO2)=________kPa,v(CO)=________(单位忽略)。
②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是起始时的1.8倍,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Kp=________。(用各物质的分压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硫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照相业的定影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各种原子光谱
B.Br、S、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顺序为 O>Br>S
C.N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Mg,但其第二电离能却远大于 Mg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熔沸点及稳定性均大于H2S
(3)依据VSEPR理论推测的空间构型为______,中心原子S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Ag(S2O3)2]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4)第一电子亲和能(E1)是指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单位为kJ·mol-1),电子亲和能越大,该元素原子越易得电子。已知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第一电子亲和能如下表:
元素 | Al | Si | P | S | Cl |
E1/(kJ·mol-1) | 42.5 | 134 | 72.0 | 200 | 349 |
表中元素的E1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试分析P元素呈现异常的原因___________。
(5)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组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已知该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密度ρ为______g·cm-3(用含a和NA 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1,取300.00mL葡萄酒,通过适当的方法使所含SO2全部逸出并用H2O2将其全部氧化为H2SO4,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如图中的___(填序号)
②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___(填序号)。
①=10mL ②=40mL ③<10 mL ④>40 mL。
③上述滴定实验中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选择该指示剂时如何判断反应到达滴定终点:______。
④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g·L-1;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则测量结果比实际值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某学生用0.100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
A.移取2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处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处;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刻度。
实验编号 | KOH溶液的浓度(mol/L) | 滴定完成时,K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
1 | 0.10 | 22.62 | 20.00 |
2 | 0.10 | 22.72 | 20.00 |
3 | 0.10 | 22.80 | 20.00 |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试剂b是__________,固体B是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_________。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___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C.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 10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分别为5NA和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铋(83号元素)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铋合金具有凝固时不收缩的特性,用于铸造印刷铅字和高精度铸型。湿法提铋新工艺以氧化铋渣(主要成分为,含有、、杂质)为原料提Bi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不溶于水,加热至700℃就分解生成,的沸点为447℃。
Ⅱ.25℃时,;。
回答下列问题:
(1)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时,在盐酸浓度、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2h及不同浸出液固比条件下进行浸出实验,浸出率与液固比的关系如图所示,最合适的液固比应选__________。
(3)“滤渣Ⅰ”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脱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沉铜”时,向“滤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促进水解生成,则此过程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滤液Ⅱ”中为,当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时,pH恰好为6,出现沉淀,此时的去除率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6)“滤液Ⅲ”经加热浓缩后可返回_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