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化合物合成、应用及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化肥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47 kJ·mol-1
②NH2CO2NH4(s)=CO (NH2)2(s)+H2O(g);ΔH=a kJ·mol-1
③2NH3(g)+CO2(g)=CO(NH2)2(s)+H2O(g);ΔH=-86.98 kJ·mol-1则a为 。
(2)反应2NH3(g)+CO2(g)CO(NH2)2(l)+H2O(g) 在合成塔中进行。下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为合成塔中按不同氨碳比 [n(NH3)/n(CO2)]和水碳比[n(H2O)/n(CO2)]投料时二氧化碳转化率的情况。
①曲线Ⅰ、Ⅱ、Ⅲ水碳比的数值分别为:
A.0.6~0.7 B.1~1.1 C.1.5~1.61
生产中应选用水碳比的数值为 (选填序号)。
②生产中氨碳比宜控制在4.0左右,而不是4.5的原因可能是 。
(3)尿素可用于湿法烟气脱氮工艺,其反应原理为:
NO+NO2+H2O=2HNO2;2HNO2+CO(NH2)2=2N2↑+CO2↑+3H2O。
①当烟气中NO、NO2按上述反应中系数比时脱氮效果最佳。若烟气中V(NO)∶V(NO2)=5∶1时,可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同温同压下,V(空气)∶V(NO)=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大约为20%)。
②图2是尿素含量对脱氮效率的影响,从经济因素上考虑,一般选择尿素浓度约为 %。
(4)图3表示使用新型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造出既能提供能量,同时又能实现氮固定的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反应2A=B+3C,在20℃进行时其vA=5mol·L-1·s-1。已知温度每升高10℃,此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至50℃时,此反应中vC 是( )
A.20mol·L-1·s-1 B.40mol·L-1·s-1
C.60mol·L-1·s-1 D.15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上月考二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
B.2 L 0.5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8g H2O含有10NA个质子
D.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中选修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反应均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
C.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期中选修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加入硝酸钠固体 D.不用铁片,改用铁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如甲图所示[已知t~t1阶段 c( B)未画出]。乙图为 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且互不相同.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0=15 s,则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t0~t1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t5~t6如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H=-50a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含有SO32- D.肯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可得到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
②0.5 mol H2SO4与0.5 mol 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③因为NaOH与NH4Cl反应可以制取氨气,所以NaOH碱性大于NH3·H2O,因此钠的金属性大于N的
④向新制氯水中加入CaCO3可使溶液中HClO浓度增大
⑤Cu与HNO3溶液反应,由于HNO3浓度不同可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
A.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