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2(g)与3.00molH2(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g)的平衡浓度如图1所示.其中温度为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
①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平衡常数关系K1>K2(填“>”,“<”或“=”),焓变△H<0.(填“>”或“<”)
②该反应在T1温度下5.00min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8.00×10-3mol/(L•min).
③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18.3.
(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2N2(g)+6H2O(l)=4NH3(g)+3O2(g),此反应的△S>0(填“>”或“<”).
若已知:N2(g)+3H2(g)=2NH3(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2N2(g)+6H2O(l)=4NH3(g)+3O2(g)的△H=(2a-3b)kJ/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
(3)科学家采用质子高导电性的SCY陶瓷(可传递H+)实现了低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2+6e-+6H+=2NH3

(4)已知某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表:
弱电解质H2CO3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Ka1=4.30×10-7    Ka2=5.61×10-111.77×10-5
现有常温下0.1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该溶液呈性(填“酸”、“中”、“碱”),原因是由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32-水解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②该(NH42CO3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B.
A.c(NH4+)>c(CO32-)>c(HCO3-)>c(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CO32-)+c(HCO3-)+c(H2CO3)=0.1mol•L-1
D.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

分析 (1)①由图1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NH3的浓度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②令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n表示处于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氨气的体积分数列方程计算n的值,再计算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③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带入平衡浓度计算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
(2)①N2(g)+3H2(g)=2NH3(g)△H1=a kJ/mol  
        ②2H2(g)+O2(g)=2H2O(l)△H2=b kJ/mol 
2×①-3×②,得:2N2(g)+6H2O(l)=4NH3(g)+3O2(g),根据盖斯定律求△H;
(3)由图可知电解时,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氮气在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据此写出阴极反应;
(4)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相应的弱离子水解程度越大,碳酸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小于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常数,则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一水合氨,据此判断碳酸钠溶液酸碱性;
②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一水合氨浓度,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判断.

解答 解:(1)①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NH3的浓度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平衡常数减小,故平衡常数KA>KB,温度越高,K值越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
②令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
            N2(g)+3H2(g)?2NH3(g)
开始(mol):1        3             0
变化(mol):n        3n            2n
平衡(mol):1-n      3-3n          2n
所以所以$\frac{2n}{(1-n)mol+(3-3n)mol+2nmol}$×100%=25%,解得n=0.4,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为:$\frac{\frac{0.4mol}{10L}}{5.00min}$=8.00×10-3mol/(L•min),
故答案为:8.00×10-3mol/(L•min);
③N2(g)+3H2(g)?2NH3(g)
开始(mol):1        3             0
变化(mol):0.4     1.2           0.8
平衡(mol):0.6     1.8           0.8
平衡浓度(mol/L)  0.06    0.18         0.08
K1=$\frac{{C}^{2}(N{H}_{3})}{c({N}_{2})•c{\;}^{3}({H}_{2})}$=$\frac{0.08{\;}^{2}}{0.06×0.18{\;}^{3}}$=18.3;
故答案为:18.3;
(2)①N2(g)+3H2(g)=2NH3(g)△H1=a kJ/mol;
②2H2(g)+O2(g)=2H2O(l)△H2=b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目标反应为2×①-3×②,所以2N2(g)+6H2O(l)=4NH3(g)+3O2(g)△H=(2a-3b)kJ/mol,
故答案为:(2a-3b)kJ/mol;
(3)电解时,N2在阴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氨气,氢离子参加反应,阴极反应式为反应式为N2+6H++6e-=2NH3
故答案为:反应式为N2+6H++6e-=2NH3
(4):①分析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电离程度,NH3•H2O>H2CO3>HCO3-,对应盐水解程度NH4+<HCO3-<CO32-,常温下0.1mol•L-1的(NH42CO3溶液呈碱性,由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32-水解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溶液中c (OH-)>c(H+),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碱;由于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H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因此CO32-水解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
②A.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根离子浓度,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CO32-)>c(HCO3-)>c(NH3•H2O),故A正确;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NH4+)+c(H+)=c(HCO3-)+c(OH-)+2c(CO32-),故B错误;
C.依据溶液中物料守恒得到:c(CO32-)+c(HCO3-)+c(H2CO3)=0.1mol•L-1 ,故C正确;
D.依据溶液中物料守恒,n(N):n(C)=2:1,结合溶液中离子种类和守恒关系得到: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平衡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盐类水解应用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中等难度,准确把握化学平衡理论及电解池工作原理、明确电离平衡常数与弱离子水解程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守恒思想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下列条件改变能导致平衡逆向移动的是(  )
①加入KCl固体 
②加入KCl溶液 
③加入FeCl3固体 
④加入KI固体
⑤加压.
A.①④B.①②C.③⑤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图1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s-1,k(逆)=0.002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3.
(2)T2温度下,图2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B(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frac{7}{3}$;温度T2大于T1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判断理由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郑州一中是一所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精神内涵,以关注学生智慧与灵魂为学校文化内核,充满创新精神,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名校.目前一中教育集团包含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三个学部的十余所学校.学校以主体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如对于I A和ⅥA族重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各校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1)附属小学同学在科学课堂上做了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①用如图装置探究硫与纯氧的反应,实验中产生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②常温下,将2mol/L的AgNO3溶液与0.5mol/L的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了黑色沉淀,计算此时溶液中硫离子浓度[S2-]=2.52×10-49mol/L. (已知常温下Ksp[Ag2S]=6.3×10-50
(2)桐柏校区初中部同学在化学课上学到,硫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但李华发现某教辅中出现了 Na2S2这种物质,认为可能是教辅印刷错误;赵老师告知李华,不但有Na2S2,还有Na2S3,Na2Sx等多种物质.
①已知化合物Na2S3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Na2S3的电子式为
②多硫化钠Na2Sx (x≥2)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反应中Na2Sx 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5.
(3)龙湖校区化学研究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已知常温下,某亚硫酸氢钠溶液pH=6,则该溶液中SO32-与H2SO3浓度的差值[SO32-]-[H2SO3]=10-6-10-8mol/L.(填准确值)
(4)桐柏校区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
①硫元素和氧元素能形成多种酸根离子,其中有一种离子能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中,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
②硫酸的第二步电离是不完全的,则Na2SO4溶液显碱性.(填“酸”、“中”或“碱”)
(5)中原校区同学设计实验,利用双层膜法电解亚硫酸钠溶液得到硫酸和氢氧化钠,则 电解时的阳极反应方程式为SO32--2e-+H2O=SO42-+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据统计,2015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地区己经出现4次严重雾霾过程,持续时间达37天.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NH3(g)+NO(g)+NO2(g)═2N2(g)+3H2O(g)△H<0.
①当该反应有l mol N2(g)生成时,电子转移总数是3NA或1.806×1023
②为了加快反应反应速率,并且提高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填字母).
a.增大NH3的浓度   b.增大N2的浓度   c.增大压强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2)消除氮氧化物的另一种方法是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己知:
①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②N2(g)+2O2(g)=2NO2(g)△H=-67.0kJ/mol
①则CH4(g)将NO2(g)还原为N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23.3kJ/mol
②在3.0L密闭容器中,通入0.10mol CH4和0.20mol NO2,在一定温度进行反应,反应时间表(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如表:
时间t/min0246810
总压强p/100kPa4.805.445.765.926.006.00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0.0675.
(3)利用ClO2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过程如下:(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
N2$→_{反应I}^{ClO_{2}}$NO2$→_{反应Ⅱ}^{Na_{2}SO_{3}溶液}$NO
反应I的产物中还有两种强酸生成,且其中一种强酸硝酸与NO2的物质的量相等,若有11.2L N2生成(标准状况),共消耗ClO26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将N2和H2按1:4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取0.5mol 该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于容积固定的 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min后,N2 的物质的量变为 0.08mol,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反应前压强的0.88倍.求:
(1)2min 时,v(H2)=0.015 mol/(L•min)
(2)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氨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
(3)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2.5%.
(4)工业上合成氨适宜条件是A、C、D
A.温度500℃
B.压强100MPa
C.铁触媒     
D.压强20MPa~50M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钢铁制品的腐蚀常以析氢腐蚀为主
B.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C.明矾[KAl(SO42•12H2O]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麦芽糖和蔗糖B.蛋白质和氨基酸C.油和脂D.淀粉和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的是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在该反应中浓盐酸表现了还原性和酸性.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淀粉KI试纸变蓝.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震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或紫红)色.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