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以空气、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可进行多种化工生产,如图1是课本介绍的几种基本工业生产,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a.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填编号)bdca 或cbda或bcda.
(2)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A是利用空气中沸点各成分的不同;
(3)C、D反应可制取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写出生成G+H的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4)合成E时要使产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②⑥
①减压 ②加压 ③升温 ④降温 ⑤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E ⑥补充A或B ⑦加催化剂 ⑧减小A或B的量
(5)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精制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        b.纯水(加少量NaOH)进入阴极室
c.阴极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        d.阳极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6)母液中常含有MgCl2、NaCl、MgSO4、KCl等(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MgSO4;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逐渐析出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KCl晶体.

分析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加热可生成CaO和CO2,由纯碱可知H为NaHCO3,则F和E的反应应为侯氏制碱法的反应,由此可知F为CO2,E为NH3,G为NH4Cl,A为分离空气得到的物质,所以A为N2,所以B为H2,电解食盐水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C、D为Cl2和NaOH,
(1)根据根据SO42-、Ca 2+、Mg2+等易转化为沉淀而被除去,以及根据不能产生新杂质的要求排序,前面加入的过量溶液应用后加入的溶液除去,最后加入适量的溶液;
(2)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子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
(3)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4)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因素答题;
(5)电解池中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阴离子不能通过;
(6)加热时析出晶体,说明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温时析出晶体,说明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以,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比较温度较低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溶解度小的物质就会析出.

解答 解: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加热可生成CaO和CO2,由纯碱可知H为NaHCO3,则F和E的反应应为侯氏制碱法的反应,由此可知F为CO2,E为NH3,G为NH4Cl,A为分离空气得到的物质,所以A为N2,所以B为H2,电解食盐水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C、D为Cl2和NaOH,
(1)SO42-、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顺序为BDCA 或 CBDA 或BCDA等,
故答案为:bdca 或cbda 或bcda;
(2)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子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
故答案为:沸点;
(3)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水、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4)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所以要使产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以加压、补充氮气或氢气,故选②⑥;
(5)a、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精制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故a正确;
b、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纯水(加少量NaOH)进入阴极室,故b正确;
c、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阴极附近水电离平衡破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钠离子生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
d、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d错误;
故选d;
(6)观察溶解度图象,当温度大于60℃,随着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反而下降,NaCl的溶解度一直比较低.所以这两种物质就会结晶析出;
降温时析出晶体,说明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从图象可以看出,MgCl2和KCl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将母液R降温(降到30℃以下)析出晶体主要是MgCl2,KCl,从图象可以看出,在温度较低时,MgCl2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所以冷水洗涤时较纯的KCl固体就会析出;
故答案为:NaCl和MgSO4;KC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学习中注意积累化学知识,才能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溶液中有NH4+、Mg2+、Cu2+,Fe3+四种阳离子,加入过量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足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B.Mg2+C.Cu2+D.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进行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HCl.
(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填“A”“B”或“C”),理由是金属单质在室温下不是气态物质.
(3)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②③.
①氢化物 ②碱 ③氧化物 ④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研究人员研制利用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吸收流酸厂的尾气SO2,制备流酸锰的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Ca2+、Pb2+,等 其他金属离子,PbO2的氧化性大于MnO2,PbSO4是一种微溶物质.有关金属离子的半径、形成 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如表,阳离子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效果见如图.
离子离子半径(pm)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2+747.69.7
Fe3+642.73.7
Al3+503.84.7
Mn2+808.39.8
Pb2+1218.08.8
Ca2+9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MnO2=MnSO4
(2)氧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MnO2+4H+=2Fe3++Mn2++2H2O.
(3)在氧化后的液体中加入石灰浆,用于调节pH值,此处调节pH值用到的仪器是pH计,应调节pH的范围为4.7≤pH<8.3.
(4)阳离子吸附剂可用于除去杂质金属离子•请依据图、表信息回答,决定阳离子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因素有吸附时间、金属离子的半径、金属离子的电荷等;吸附步骤除去的主要离子为:Pb2+、Ca2+
(5)CaSO4是一种微溶物质,已知Ksp(CaSO4)=9.10×10-6.现将c mol•L-1CaCl2溶液与2.00×10-2 
mol•L-1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 (忽略体积的变化),则生成沉淀时,c的最小值是1.82×10-3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固体NH4Al(SO42•12H2O在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1)取A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Al3++5OH-$\frac{\underline{\;\;△\;\;}}{\;}$AlO2-+NH3↑+3H2O
(2)B物质的化学式为Al2(SO43
(3)取B物质,于975℃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C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SO43$\frac{\underline{\;975°C\;}}{\;}$ Al2O3+3SO3↑,C与分别足量NaOH溶液和稀硫酸反应,消耗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
(4)常温下,在0.10mol•L-1B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Al(OH)3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10时,c(Al3+)=3×10-22mol•L-1(KSp[Al (OH)3]=3×10-34).
(5)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2(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A-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②简述浓缩室中得到浓乳酸的原理:阳极OH-放电,c(H+)增大,H+从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缩室,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H++A-═HA,乳酸浓度增大.
③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pH约为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OH-可忽略不计.400mL 10g•L-1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浓度上升为145g•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阴极上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6.72L.(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有以下步骤:
a.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出14g Na2SO4放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转移至容量瓶中;
c.继续用烧杯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都小心注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振荡;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f.将所得溶液倒入指定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封存备用.
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bdcef(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还缺少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药匙.
(3)上述步骤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c(填序号).
(4)下列情况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①⑤(填序号):
①定容时俯视;②定容时仰视;③没有进行上述操作步骤d;④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发现后用胶头滴管吸出;⑤称量时用的砝码上沾有杂质;⑥容量瓶使用前没有干燥内壁附有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甲基、苯基、羟基、羧基四种原子团中,不同的原子团两两结合,得到的物质中具有酸性的有(  )
A.6种B.5种C.4种D.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0.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0.16mol CO2和3.6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Na>S>OB.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
C.碱性强弱:Ba(OH)2>Sr(OH)2>Ca(OH)2D.非金属性强弱:Cl>Se>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