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及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 已知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又知A、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B、D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的$\frac{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A、B、C三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
(2)A2B与A2D的沸点:A2B>(填“高于”或“低于”)A2D,其原因是水分子间含有氢键,硫化氢中不含氢键.
(3)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与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X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3-+H+═SO2↑+H2O.

分析 由B、D两元素间可形成DB2和DB3两种化合物,两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可知B为O元素,B与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所以D为S元素,B和D形成的化合物为SO2、SO3,S和O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24,则A、C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12,因A、C同主族,所以A为H元素,C为Na元素,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S,
(1)A、B、C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氢氧化钠中含离子键、O-H共价键,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2)H2O和H2S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物质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水中含有氢键,硫化氢中不含氢键,所以二者的沸点较高者是H2O,
故答案为:>;水分子间含有氢键,硫化氢中不含氢键;
(3)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物质X为NaHSO3,NaHSO3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
故答案为:HSO3-+H+═SO2↑+H2O.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H2O═H++OH-B.NaHSO4═Na++HSO4-
C.NaHS═Na++HS-D.HCO3-═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ClO-+H2O+2e-═Cl-+Mg(OH)2
B.图乙中Cr2O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C.图乙电解池中,若有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则阴极会有168 mL(标准状况)的气体产生
D.若图甲燃料电池消耗0.36 g镁产生的电量用以图乙废水处理,理论上可产生1.07g氢氧化铁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定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K1、K2
(填“K1”、“K2”或“K3”,下同),打开K3
(2)当上述反应停止时,将K1、K2、K3均关闭,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Q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Ⅱ中.
(3)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碱石灰,为何要缓缓打开K1?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
(4)实验结束时,量筒Ⅰ中有x 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 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frac{78y}{53x+25y}$×100%(用含x、y的式子表示,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表达正确的是(  )
A.1-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CH3CH2CH2OH+HBr $\stackrel{△}{→}$CH3CH2CH2Br+H2O
B.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 NaHCO3溶液:
+2 HCO3-+2 CO2↑+2 H2O
C.向CH2BrCOOH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stackrel{△}{→}$CH2BrCOO-+H2O
D.向丙氨酸钠中加入足量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
 弱酸CH3COOH HClOH2CO3 H2S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75×10-5 Ka=3.0×10-8  Ka1=4.30×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CH3COOH>H2CO3>HClO>HCO3-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A.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CO32-═SO32-+2HCO3-
B.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32-+2HClO
C.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相同浓度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检验氯气的某些性质.

(1)A装置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
(3)通入Cl2后,D、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D中布条不褪色,E中布条褪色;根据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
(4)F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环境污染.
(5)C1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a为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X、Y、Z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若从t2开始,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物质Z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t1min内X与Y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3:2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压强或催化剂
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该反应中Z一定为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草酸钴是制作氧化钴和金属钴的原料.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Co2O3),含少量Fe2O3、MnO2、Al2O3、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草酸钴(CoC2O3)的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一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完全沉淀时的pH3.79.69.25.29.8
③Kap(MgF2)=7.35×10-11,Kap(CaF2)=1.05×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除去碳和有机物;浸钴过程中Co3+转化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3++SO32-+H2O=2Co2++SO42-+2H+
(2)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 Fe2+氧化为 Fe3+,加入Na2CO3溶液,调pH至5.2,滤渣Ⅰ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
(3)加入过量NaF溶液,可将Ca2+、Mg2+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Ca2+)=1.0×10-3mol•L-1,则滤液中c(Mg2+)为7.0×10-4 mol•L-1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除去Mn2+;萃取时,溶液的pH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比较适宜,其pH范围约为3.0~3.5.
(5)已知含钴废料中含Co2O3质量分数为a%,若取mg该含钴废料按照上述流程,理论上最多能制得CoC2O4的质量为$\frac{147ma%}{83}$ 或 1.77×10-2mag(列出计算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