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H2O2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
(1)写出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的化学方式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在“海带提碘”的实验中,利用酸性H2O2得到碘单质的离子方程式是H2O2+2I-+2H+═2H2O+I2
(3)实验室使用酸性KMnO4标准液测定溶液中H2O2的浓度.
①酸性KMnO4溶液应盛放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变紫色,30s不褪色.
②完成并配平离子方程式:□MnO4-+□H2O2+□H+═□Mn2++□O2↑+□H2O,在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剂(填“氧化”或“还原”),每生成1mol O2,转移电子2mol.

分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
(2)H2O2与I-反应生成I2和H2O;
(3)①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需要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做指示剂指示到终点;
②依据氧化还原得失电子守恒配平.

解答 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 2H2O+O2↑;故答案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2)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I-氧化为I2同时生成H2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2H+═2H2O+I2;故答案为:H2O2+2I-+2H+═2H2O+I2
(3)①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需要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做指示剂指示到终点;
故答案为:酸式; 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变紫色,30s不褪色;
②氧化还原反应:MnO4-+H2O2+H+-Mn2++O2↑+H2O中,Mn的化合价从+7降低为+2价,降低了5价,O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了0价,两个氧原子一共升高了2价,所以Mn元素的前边系数是2,双氧水的前边系数是5,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得到反应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反应转移电子是10mol,若反应中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是2mol电子,故答案为:2、5、6  2、5、8 H2O;还原剂;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双氧水的性质,涉及双氧水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得失电子的计算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A.1.2mol/(L•min)B.6.0mol/(L•min)C.0.6mol/(L•min)D.0.4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5℃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则c(Na+)=2c(SO42-
C.0.1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L-1CH3COONa等体积混合后pH<7,则c(CH3COO-)>c(Na+)>c(CH3COOH)>c(H+)>c(OH-
D.KNO3和CH3COONH4溶液pH均为7,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测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15.0019.0019.8019.9820.0020.0221.0023.0025.00
E/mV-225-200-150-10050.0175275300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
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

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请回答:
(1)实验(一) 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坩埚,仪器 B500mL容量瓶.
(2)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0.635%.
(3)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B.将碘转化呈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   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4)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碘单质易升华,会导致碘损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因为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了内层金属不再被空气氧化的是(  )
A.NaB.AlC.FeD.A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Na++CO32-+CO2+H2O═2NaHCO3
C.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Ca2++HCO3-+2OH-═CaCO3↓+CO32-+2H2O
D.向次氯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验证MnO2在KClO3受热分解制O2的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连接好装置后,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在导管内是否形成一段水柱
(2)取2.45gKClO3固体粉末与0.87gMnO2粉末充分混匀,置于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后,停止加热,移去酒精灯之前,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调节量筒内液面与水槽内液面高度相同,量筒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0.735L(填“>”、“<”或“=”).已知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1,不考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及水蒸气的影响).
(3)取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溶于50mL 1.0mol•L-1稀硫酸中.加人50mL 0.30mol•L-1Na2C2O4溶液.待与MnO2作用完毕后,用0.1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MnO4标准溶液VmL(已知Mn2+对滴定反应有催化作用)
a.写出MnO2与Na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K2SO4、NaHCO3、BaCl2、FeCl3、KCl五种物质中的某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2)向(1)中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A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B.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是BaCO3
(2)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HCO3、BaCl2,可能含有KCl,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通过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双隔膜电解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如图所示,利用铅蓄电池电解Na2SO4溶液可以制取H2SO4和NaOH,并得到H2和O2,.对该装置及其原理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C1极电极与铅蓄电池的Pb电极相接,C2极与铅蓄电池的PbO2电极相接
B.当C1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增重64g
C.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B溶液为硫酸
D.该电解反应的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Na2SO4+6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SO4+4NaOH+O2↑+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