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1)写出下列冶炼金属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用红锌矿(ZnO)冶炼锌CO+ZnO$\frac{\underline{\;\;△\;\;}}{\;}$Zn+CO2
②用磁铁矿(Fe3O4)冶炼铁4CO+Fe3O4$\frac{\underline{\;\;△\;\;}}{\;}$3Fe+4CO2
③用食盐(NaCl)冶炼钠2NaCl$\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
(2)高温灼烧孔雀石[Cu2(OH)2CO3]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得到一种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3)用纯净的铝土矿(Al2O3)、冰晶石和二氧化锰作原料可制取金属锰(冰晶石作Al2O3的溶剂),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2Al+3O2↑;4Al+3MnO2$\frac{\underline{\;高温\;}}{\;}$3Mn+2Al2O3
(4)请简述几种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发蓝、覆盖保护层、电化学保护法 (不低于三种).

分析 (1)金属的冶炼一般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三氧化二铝)制得;
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
热分解法: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
(2)高温灼烧孔雀石[Cu2(OH)2CO3]和木炭的混合物,可得到一种紫红色光泽的金属为铜,Cu2(OH)2CO3为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3)铝为活泼金属用电解氧化铝制备铝,可以用铝热反应来冶炼金属锰;
(4)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分为金属的本性和介质两个方面;通常采用的防止发生腐蚀方法有: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和电化学保护法,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由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即以C、CO或H2做还原剂还原.
①用红锌矿(ZnO)冶炼锌,用热还原法,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ZnO$\frac{\underline{\;\;△\;\;}}{\;}$Zn+CO2
故答案为:CO+ZnO$\frac{\underline{\;\;△\;\;}}{\;}$Zn+CO2
②用磁铁矿(Fe3O4)冶炼铁,铁用热还原法,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CO+Fe3O4$\frac{\underline{\;\;△\;\;}}{\;}$3Fe+4CO2
故答案为:4CO+Fe3O4$\frac{\underline{\;\;△\;\;}}{\;}$3Fe+4CO2
③Na是活泼金属,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
故答案为:2NaCl$\frac{\underline{\;电解\;}}{\;}$2Na+Cl2↑;
(2)高温灼烧孔雀石[Cu2(OH)2CO3]和木炭的混合物,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故答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3)用纯净的铝土矿(Al2O3)、冰晶石和二氧化锰作原料可制取金属锰:高温下电解氧化铝的熔融物可以得到金属铝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2Al+3O2↑,利用铝热反应:金属铝和二氧化锰之间的反应来冶炼金属锰,即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2Al+3O2↑,
故答案为: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冰晶石}$2Al+3O2↑;4Al+3MnO2$\frac{\underline{\;高温\;}}{\;}$3Mn+2Al2O3
(4)金属的腐蚀与金属自身的化学性质有关,一般来讲,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腐蚀,另外金属的腐蚀还与金属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包括金属的本性和介质两个方面;所以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如合金、发蓝,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如: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烧制搪瓷、喷塑等,还可以利用电化学保护法,如将金属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等,
故答案为:发蓝、覆盖保护层、电化学保护法.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掌握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的适用对象,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SO2、CO2、H2的混合气通入适量的饱和NaH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HSO3,并且逸出的4.6g气体中只有CO2和H2,则原有混合气体中SO2、CO2、H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1:1:1B.1:1:2C.1:2:3D.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如图为某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B、I中含有相同的阳离子且都是XY2型化合物,I是常用的干燥剂,C为直线型分子.

请按要求填空:
(1)B的电子式是;K的结构式是H-O-Cl.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已知C的燃烧热是1300kJ/mol,表示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300kJ/mol.
(4)单质F与D的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其化学方程式是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普通纸张的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
为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过量的碱同样可能会导致纤维素水解,造成书籍污损.
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Zn(C2H52+H2O=ZnO+2C2H6↑、ZnO+2H+=Zn2++H2O.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为原料按下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2FeTiO3+6C+7Cl2$\frac{\underline{\;900℃\;}}{\;}$2TiCl4+2FeCl3+6CO
②1TiCl4+1O2$\frac{\underline{\;1000-1400℃\;}}{\;}$1TiO2+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操               作现                  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碱性、漂白性.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目的是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白雾中含有SO2,SO2可以使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为黄绿色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CaSO4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Cl2+SO2+2H2O=4H++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可用于合成化合物的单体是(  )
①氨基乙酸(甘氨酸)                     ②α-氨基丙酸(丙氨酸)
③α-氨基-β-苯基丙酸(苯丙氨酸)   ④α-氨基戊二酸(谷氨酸)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偏四氯乙烷是一种常见化工原料,以偏四氯乙烷和烯烃(C5H10)为原料合成某种六元环酯(C7H10O4)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OH不稳定,容易脱水变成
(1)化合物II中能与能与金属钠反应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
(2)化合物IV合成化合物V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化合物V合成化合物VI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3)写出由化合物VI合成化合物VII的反应方程式
(4)有机物R是化合物IV的同分异构体,R能使溴水褪色,且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为,该六元环酯(C7H10O4)的结构简式为
(5)参照上合成路线,设计以有机物Cl2CH2-CH2Cl2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聚乙二酸乙二醇酯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成分,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实验室测定叠氮化钠样品中NaN3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约2.500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250mL溶液.
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加入50.00mL 0.1000mol•L-1
(NH42Ce(NO36(六硝酸铈铵),
[发生反应为: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杂质不参与反应).
③反应后将溶液稍稀释,然后向溶液中加入5mL浓硫酸,滴入2滴邻菲哕啉指示液,用0.0500mol•L-1(NH42Fe(SO42(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Ce4+至溶液由淡绿色变为黄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e4++Fe2+=Ce3++Fe3+),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24.00mL.
(1)步骤①配制叠氮化钠溶液时,除需用到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叠氮化钠受撞击时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 $\frac{\underline{\;撞击\;}}{\;}$2Na+3N2↑;.
(3)若其它读数正确,滴定到终点后,读取滴定管中(NH42Fe(SO42标准溶液体积按图图示读取,将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通过计算确定叠氮化钠试样中含NaN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计算:
(1)0.2mo1.L-1的Cu(NO32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4mol/L.
(2)标准状况下,4.48LHC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将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到200mL,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1
(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H+)=0.1mol•L-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0.3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