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在烧杯A、B中盛有20℃的水50 mL,试管C、D上端用玻璃管和橡皮管相通,试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它处于平衡状态:2NO2N2O4(正反应放热).然后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50g NH4NO3,向B中加入2g NaOH,使之溶解.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A中温度________,B中温度________.
(2)试管C中气体颜色变________,D中气体颜色变________.
(3)已知20℃时NH4NO3的溶解度为192g,则A中的溶液________达到饱和.
(4)试比较分别加NH4NO3和NaOH固体后,待气体重新达到平衡后,C、D两试管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关系:M(C)________M(D)(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题型:022
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有100 mL蒸馏水,水中悬浮着一个表面光滑、耐热、耐碱的小球(此球稳定在水的中央).将10 g金属钠分多次投入到水中,最后使烧杯内的液体恢复到原来的蒸馏水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10 g钠要分多次投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10 g钠全部投入完毕所进行的次数可能是________.
A.5次 B.10次 C.10次以上
(3)实验结束时,从烧杯内小球的位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
(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_______g(用代数式表示)。
(2)B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有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__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各放置一只烧杯,调节天平使之平衡,向烧杯中分别注入足量且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银合金,反应完成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合金中铁和银的质量比为( )
A.65 ∶56 B.56∶108
C.56 ∶9 D.6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