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H1=-47.3kJ/mol
②CaSO4(s)+CO(g)?CaO(s)+CO2(g)+SO2(g)△H2=+210.5kJ/mol
③CO(g)?$\frac{1}{2}$C(s)+$\frac{1}{2}$CO2(g)△H3=-86.2kJ/mol
(1)反应2CaSO4(s)+7CO(g)?(s)+CaO(s)+C(s)+6CO2(g)+SO2(g)的△H=4△H1+△H2+2△H3(用△H1△H2△H3表示).
(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
a)放热反应的lgK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b)放出或吸收热量越大的反应,其lgK受温度影响越大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C达到平衡,c平衡(CO)=8.0×10-5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99%(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O2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成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2O2$\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 CaSO4;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及题干中热化学方程式计算,①×4+②+③×2可得,得到反应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H;
(2)根据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进行判断变化规律;
(3)根据图象判断900℃时反应①的lgK=2,则平衡常数为102,设出反应前CO浓度为c,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列式计算即可;
(4)根据氧气能够消耗副产物中生成的二氧化硫、碳进行分析;
(5)根据“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可知另一种反应物为氧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对二甲苯的苯环上添上应该羧基即可得到该有机物.

解答 解:(1)根据盖斯定律,①×4+②+③×2可得:2CaSO4(s)+7CO(g)?CaS(s)+CaO(s)+6CO2(g)+C(s)+SO2(g)的△H=4△H1+△H2+2△H3
故答案为:4△H1+△H2+2△H3
(2)根据图象曲线变化可知,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K逐渐减小,则lgK逐渐减小,而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逐渐增大,则lgK逐渐增大,所以Ⅰ表示的为反应③、Ⅱ曲线表示的为反应②,变化规律为: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根据反应①和曲线Ⅰ(反应③反应)的反应热可知,当温度同等变化时,△H的数值越大lgK的变化越大,
故答案为:(a)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H<0时,lg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当温度同等变化时,△H的数值越大lgK的变化越大;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方程式为:$\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H1=-47.3kJ•mol-1,根据图象曲线可知,反应①于900℃时lgK=2,平衡常数为102=100,c平衡(CO)=8.0×10-5 mol•L-1,设一氧化碳反应前浓度为c,则反应消耗的CO浓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浓度=(c-8.0×10-5)mol/L,平衡常数K=$\frac{[C{O}_{2}]}{[CO]}$=$\frac{c-8.0×1{0}^{-5}}{8×1{0}^{-5}}$=100,解得c=8.08×10-3mol/L,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frac{8.0×1{0}^{-3}}{8.08×1{0}^{-3}}$×100%≈99%,
答:CO的转化率为99%;
(4)氧气能够与二氧化硫、C发生反应,所以在初始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氧气,可以抑制副反应②③的进行,有利于获得更纯净的CO2
故答案为:O2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则另一种反应为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2O2$\frac{\underline{\;高温\;}}{\;}$CaSO4;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相当于用羧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对二甲苯中苯环上4个H原子位置等价,则该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CaS+2O2$\frac{\underline{\;高温\;}}{\;}$CaSO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题量较大,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盖斯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和水都是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4.
(2)NH3分子可结合一个H+形成铵根离子(NH4+).
①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3
②NH3分子与H+结合的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是B(填选项字母).
A.微粒的空间结构  B.N原子的杂化类型  C.H-N-H的键角
(3)将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继续通过量氨气,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Cu(H2O)6]2+(水合铜离子)和[Cu(NH34]2+中共同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配位键.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Cu2++2NH3•H2O=Cu(OH)2↓+2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一定不需加热就可以进行
B.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比生成液态水放热多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铁质材料代替环形玻璃搅拌器,所测中和热数值偏小
D.S(g)+O2(g)═SO2 (g);△H1      S(s)+O2(g)═SO2 (g);△H2 △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2mol/LNH3.H2O溶液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H+)>c(OH-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酸性:c(CH3COOH)>c(CH3COO-
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 (Na+)=c (SO42-)>c(NH4+)>c(H+)>c(OH-
D.0.1mol/L Na2CO3溶液与0.1mol/L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CO32-)+2 c(OH-)═c(HCO3-)+c(H2CO3)+2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可通过酒化酶水解生成酒精
B.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C.向植物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紫色溶液,振荡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褪去
D.淀粉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共热,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则可证明淀粉没有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透明溶液中仅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Fe2+、${NH}_{4}^{+}$、K+、Al3+、Ba2+、Cl-、${NO}_{2}^{-}$、${CO}_{3}^{2-}$、${SO}_{4}^{2-}$、${MnO}_{4}^{-}$将该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立即出现大量的红棕色气体,同时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加热后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再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最终得到7.8g白色沉淀.
③在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最终得到46.6g白色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①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2H++2NO2-═NO↑+NO2↑+H2O;
(2)写出实验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AlO2-+CO2+2H2O=Al(OH)3↓+HCO3-
(3)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O2-、Al3+、SO42-、K+、NH4+
(4)原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Cl-,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离子是否存在:可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再在滤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如生成沉淀,说明含有Cl-,如无沉淀生成,说明不含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某学生进行中和热测定,取用50mL0.50mol•L-1的HCl和50mL0.55mol•L-1的Na0H溶液(密度都是1g.cm-3).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T2-T1)/℃
  HClNaOH  平均值
 1 25.525.0  25.25 28.5 3.25
 2 24.5 24.5 24.50 27.5 3.00
 3 25.0 24.524.75  26.51.75 
(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1-1)请替该同学计算出中和热的平均值:-52.25kJ/mol.
(2)该学生测得的数据比理论值低(填“高”或“低”).
(3)从下列分析中选出该学生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AB.
A.溶液混合后未及时盖好热计杯盖   B.倾倒溶液太快,有少量溅出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状态.
(1)若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2)若A、B、C都是气体,压强改变时,平衡不发生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3)若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的状态为固或液.
(4)若A、C是气体,B是固体,且 m>p,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正(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5)若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吸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B.标况下,H2的摩尔体积是22.4L
C.将1mol NaCl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D.氧气的摩尔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