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答案】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得溶液呈酸性;
B、根据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根据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根据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
解答:解:A、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A错误;
B、因为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所以品红褪色,故B正确;
C、因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溴水发生反应:Cl2+SO2+2H20=2HCl+H2SO4,所以溴水褪色,故C正确;
D、因二氧化硫能与NaOH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溶液碱性减弱,所以溶液红色变浅,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题中的知识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已知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镁和钠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氧化铜和氧化铁是碱性氧化物,化学性质相似.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根据不同的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其方案如下:
I.第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镁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类似于制取二氧化碳,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取二氧化硫:
BE
BE

A.10%的硫酸    B.95%的硫酸    C.浓盐酸D.稀硝酸
E.亚硫酸钠固体    F.亚硫酸钙固体    G.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2)反应后,发现B管壁有淡黄色固体粉末产生,取反应后B中固体溶于稀盐酸中,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写出在B管中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Mg+SO2
  △  
.
 
2MgO+S,Mg+S
  △  
.
 
MgS
2Mg+SO2
  △  
.
 
2MgO+S,Mg+S
  △  
.
 
MgS

(3)提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并写出改进方法:
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
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


Ⅱ.第二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I装置(图I)进行适当改进(图Ⅱ)来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4)分别注明所用试剂:甲
浓氨水
浓氨水
,乙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M为氧化铜,C为
.确认反应己发生的实验现象
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色粉末,试管内壁有水珠
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色粉末,试管内壁有水珠

Ⅲ. 第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认为第1I组实验装置(图II)中在A、C处添加加热装置就可以验证:乙醇在加热条件下能否被氧化铁氧化,且验证主要产物.
(5)C处的加热方法是
水浴加热烧杯
水浴加热烧杯
.分别注明试剂:甲为乙醇,M为氧化铁,C为
银氨溶液
银氨溶液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H3CH2OH+Fe2O3
2Fe+3CH3CHO+3H2O
3CH3CH2OH+Fe2O3
2Fe+3CH3CH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①如图1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加入烧瓶,然后打开止水夹K

②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 表示)
NH3+H2O?NH3?H2O?NH4++OH-
NH3+H2O?NH3?H2O?NH4++OH-

(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uO+2NH3
  △  
.
 
3Cu+N2+3H2O
3CuO+2NH3
  △  
.
 
3Cu+N2+3H2O

②碱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测定
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干扰产物水的测定

③整套装置在方框处应添加一种装置后,此实验设计才较完善,请在方框中补画出E装置图(要求 注明装置中所加试剂名称)

Ⅱ.3.2g Cu与30mL,8mol/L过量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①此时溶液中所含的NO3-
0.1+a
0.1+a
mol.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0.02-0.5a)×22.4
(0.02-0.5a)×22.4
 L.(以上结果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Ⅲ.某黑色固体甲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知道: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1)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3O2
 高温 
.
 
2CuO+2SO2
2CuS+3O2
 高温 
.
 
2CuO+2SO2

(2)关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BCD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的安全受到社会的关注.专家介绍说,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
原料都是质地较好的木材,不用特殊加工.但是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木材,为筷子看上去
白一些,他们常用硫磺进行熏蒸漂白,结果造成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同时硫磺中含铅、汞等重金属,也会
对人体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
(1)“硫磺熏蒸”是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质,写出硫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S+O2
 点燃 
.
 
SO2
S+O2
 点燃 
.
 
SO2

(2)防止、减小毒筷“中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二氧化硫的含量.为研究SO2的溶解性质,某学生做如下实验:如右图,集气瓶中收集的是SO2,瓶塞系着瘪气球,向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现象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气球鼓胀起来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气球鼓胀起来
;为比较SO2 和CO2溶解性的大小,某学生采取同样的装置和操作,能说明SO2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CO2在水中溶解性的实验现象是
SO2溶解时气球鼓胀的程度大于CO2溶解时气球的鼓胀程度
SO2溶解时气球鼓胀的程度大于CO2溶解时气球的鼓胀程度
.某学生取出瓶中溶液,将其滴入品红溶液,充分振荡,实验现象为
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品红、SO2结合成不稳定的化合物),溶液显浅紫色(石蕊的颜色)
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品红、SO2结合成不稳定的化合物),溶液显浅紫色(石蕊的颜色)
,接着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实验现象为
先变红后褪色(足量氯水能氧化SO2、石蕊和品红试液)
先变红后褪色(足量氯水能氧化SO2、石蕊和品红试液)
,再滴加BaCl2溶液,实验现象为
生成白色沉淀(BaSO4
生成白色沉淀(BaSO4

(3)在制一次性筷子时有“抛光”程序:加入滑石粉和木签一起搅拌,起到干燥、打磨的作用,使筷子变得光滑,以免毛疵划人的口腔.已知滑石粉是一种含水的具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其质量组成为MgO 31.88%,SiO263.37%,H2O 4.75%,其化学式为
Mg3(Si4O10)(OH)2或3MgO?4SiO2?H2O
Mg3(Si4O10)(OH)2或3MgO?4SiO2?H2O

(4)有的厂家用石蜡代替“滑石粉抛光”,石蜡是含碳原子数(C20~C30)较多的稠环芳香烃,常温下为固体,温度高时熔化后可随食物进入人体致使慢性中毒.有如右的一系列物质,则A的分子式为
C10H8
C10H8
,A、B、C可以互称同系物吗?为什么?
不能
不能

因为A、B、C相差n个C6H2,不是n个CH2
因为A、B、C相差n个C6H2,不是n个CH2
.该系列化合物里碳的最大质量分数为
97.3%
97.3%
;若E是A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预测E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至少举2条)
E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E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E与FeCl3能发生显色反应、E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E与FeCl3能发生显色反应、E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已知:①SO2难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②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u+2 H2SO4(浓)
  △  
.
 
CuSO4+SO2↑+2 H2O
Cu+2 H2SO4(浓)
  △  
.
 
CuSO4+SO2↑+2 H2O
.此反应表明浓硫酸具有(填字母)
ac
ac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浸入
NaOH
NaOH
溶液,其作用是
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
集气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集气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填字母)
b
b

a.水     b.饱和NaHSO3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18.4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浓硫酸由浓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
浓硫酸由浓变稀,稀硫酸不再与铜反应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填字母)
b、d
b、d

a.银粉     b.铁粉     c.BaCl2溶液     d.NaHCO3溶液
(5)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i.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ii.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Ⅲ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3O2
  △  
.
 
2CuO+2SO2
2CuS+3O2
  △  
.
 
2CuO+2SO2

②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 c d
a c d

a.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b.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天津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8分)

Ⅰ.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欲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① 如图是进行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操作步骤是                  

 

② 氨气使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并检验产物。

① 实验现象为:黑色CuO变为红色;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为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无污染。请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碱石灰的作用是                                                          。 

③ 整套装置在方框处应添加一种装置后,此实验设计才较完善,请在方框中补画出E装置图(要求注明装置中所加试剂名称)。

Ⅱ. 3.2g Cu与30mL,8mol/L过量HNO3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NO2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 mol,则:①此时溶液中所含的NO3-                   mol。

②所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以上结果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Ⅲ. 某黑色固体甲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知道: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