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某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分别进行的实验现象
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ii.连好装置 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O2+2H2O+4e-═4OH-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表:
实验滴加试管现象
0.5mol.LK3[Fe(CN)6]溶液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iv.1.0mol•L-1NaCl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v.0.5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
a.以上实验表明:在Cl-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AC(填字母序号).
实验试剂现象
A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B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产生蓝色沉淀
C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D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许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分析 (1)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
(2)①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溶液时,由信息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学设计的方案中负极上Fe失去电子生成的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会生成蓝色物质;
②a.由实验的现象分析可知;
b.由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的实验可分析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要验证K3[Fe(CN)6]具有氧化性,就要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由此进行实验设计;
(4)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可知,可把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取出少许于试管中进行实验.

解答 解:(1)装置为铁的吸氧腐蚀,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正极发生 O2+2H2O+4e-═4OH-,呈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碳棒附近溶液变红,故答案为: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碳棒为正极,正极发生 O2+2H2O+4e-═4OH-,故答案为:O2+2H2O+4e-═4OH-
(2)①可能为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产生的Fe2+再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故答案为: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会干扰由于电化学腐蚀负极生成Fe2+的检验;
②a.由实验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iv.1.0mol•L-1NaCl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v.0.5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可知在Cl-存在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Cl-存在;
b.由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的实验可分析是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故答案为:Cl-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
(3)要验证K3[Fe(CN)6]具有氧化性,就要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如:O2、铁表面的氧化膜等.
A选项实验考虑了试剂中溶解的氧气和铁表面的氧化膜的影响,故A正确;
B选项实验未考虑了试剂中溶解的氧气的影响,故B错误;
C选项实验考虑了试剂中溶解的氧气和加入可能破坏铁表面的氧化膜的NaCl溶液,故C正确;
D选项实验加入了盐酸和铁反应产生Fe2+,故D错误;
故选AC;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许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故答案为:取出少许铁片(负极)附近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Fe2+,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点评 本题考查以原电池原理考查物质组成及性质实验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检验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较好训练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水泥B.红砖C.光导纤维D.钢化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B.电子层数和中子数
C.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能溶于水
B.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
C.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D.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芳香烃A的分子式为C7H8,已知它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一种一元醇,D是A的对位一溴取代物,H和E,I和F分别互为同分异构体;

(1)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是.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是
(2)C(C7H8O)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4种.
(3)为验证E→F的反应类型与E→G不同,下列实验方法切实可行的是C.
A.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得到淡黄色沉淀
B.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溴水,发现溴水褪色
C.向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后,滴入溴的CCl4溶液,发现溶液褪色
D.E→F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混合液紫红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实验室欲制取少量单质硅,根据实验室存有的药品情况,选择硅铁粉(一种铁合金粉末)、漂白粉、浓盐酸等为制取原料.请回答以下制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氯气的制备:用漂白粉与浓盐酸常温反应制备实验所需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CaCl2+2Cl2↑+2H2O.可选择以下装置如图1中的C(填序号)作为反应容器.

(2)SiCl4的生成:控制温度在200℃以上,使硅铁粉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
①若要将图A装置改进为SiCl4的发生装置,需进行的改进是将单孔橡皮塞改为双孔塞;增加一根伸入试管底部附近的进气管.
②生成的SiCl4含有杂质CCl4,请说明杂质的来源硅铁合金粉中含有碳,与氯气反应生成了CCl4
(3)SiCl4的收集:请结合下列图2、表回答问题:
物质熔点沸点水反应性
SiCl4-70℃57.6℃强烈水解
CCl4-22.9℃76.8℃稳定
①在E、F两套装置中选择一套来收集产物,你认为F(填编号)装置更好,理由是相对E,F可防粉末状反应物堵塞出口,可防液态产物堵塞气体通路.
②G或H装置用于连接在E或F装置后.若选用H作连接装置,则其中所装试剂应为碱石灰,其作用是吸收多余氯气防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收集装置使产物水解.
(4)提纯SiCl4: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可行的除去杂质CCl4的方案蒸馏.
(5)纯硅的制取:用硅铁粉与盐酸制氢气还原SiCl4即可得到较纯的单质硅.该还原反应采用将反应混合物缓慢通过用酒精喷灯加热的石英玻璃管的方式进行,你认为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石英玻璃管壁上有灰黑色固体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NaCl熔化时破坏了离子键
C.N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很强,故N2分子比较稳定
D.共价键既可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非金属单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碳酸二甲酯[(CH3O)2CO]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常温常压下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消耗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2
B.石墨l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H3OH+CO-e-═(CH3O)2CO+H+
C.石墨2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H+由石墨2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l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30g由14C2H2和C18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