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3.6g某物质含有的分子数目为1.204×10 23,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A.18 gB.18 g.•mol-1C.36 gD.36 g•mol-l

分析 根据n=$\frac{N}{{N}_{A}}$计算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frac{m}{n}$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进而确定可能的组成.

解答 解:3.6g某物质中含有1.204×1023个分子,其物质的量为$\frac{1.204×1{0}^{23}}{6.02×1{0}^{23}}$=0.2mo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frac{3.6}{0.2}$=18,则摩尔质量为18g/mol,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如图所示的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冷凝苯和溴蒸气).
(3)将B装置连接好,检验气密性,再装入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B装置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Br2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
(4)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是吸收反应中随HBr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Cl4由无色变橙色.
(5)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闭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Br2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
(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容易产生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反应mA+nB?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m+n>p.
(2)若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气态.
(3)若A为液体,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若升高温度,A物质的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为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25℃时,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即无水乙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a<b<c
B.溶液中n(H+):b>a>c
C.a、b、c三点的溶液都有:c(H+)=c(CH3COO-)+c(OH-
D.从c点到b点,醋酸的电离度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0.0010 mol•L-1•s-1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改变温度后,N2O4浓度减小,反应正向进行,正向吸热,故温度升高.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测定Na2S04和Na2C0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BaS04和BaC03
B.滤液b中Na+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C.气体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mL
D.原混合物中Na2S04与Na2C0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0.
(1)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abc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d.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
要使生成甲醇的程度增大,即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be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催化剂    d.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   e.及时取走甲醇
(2)在300℃,5MPa条件下,将0.20mol的CO与0.58mol H2的混合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0~2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
②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mol/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当溶液中出现较多固体应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各0.01mol的混和溶液中,加入0.01mol的铁粉,经充分搅拌后,产生的变化是(  )
A.铁溶解,析出0.01molZn
B.铁溶解,析出铜,且溶液中不含有Fe3+
C.铁溶解,析出0.01molCu
D.铁溶解,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只剩Fe2+和Z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