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大气中PM2.5、NOx、SO2、CO2、CH4等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对其研究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K+Na+NH${\;}_{4}^{+}$SO${\;}_{4}^{2-}$NO3Cl-
浓度/mol•L-l4×10-66×10-62×10-54×10-53×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试样的pH=4.
(2)NOx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①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则N2(g)和O2(g)反应生成NO(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4kJ•mol-1
②用碱液吸收氮的氧化物是目前研究的课题,将NO、NO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备重要的工业原料Ca(NO2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2):n(NO)>1:1,则会导致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若n(NO2):n(NO)<1:1,则会导致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3)燃煤烟气中的CO、SO2在铝矾土作催化剂、773K条件下反应生成CO2和硫蒸气,该反应可用于从烟道气中回收硫.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O+2SO2=4CO2+S2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3所示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CO2+8e-+8H+=CH4+2H2O.
(5)天然气也可重整生产化工原料.最近科学家们利用天然气无氧催化重整获得芳香烃X.由质谱分析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其核磁共振氢谱如图4,则X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1)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计算;
(2)①根据能量变化图计算反应热,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从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②若n(NO):n(NO2)>1:1,则一氧化氮过量,若<1:1,则二氧化氮过量;
(3)根据图象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一个为(4-1)mol=3mol、一个为(2-0.5)mol=1.5mol,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一个为(3-0)mol=3mol、一个为(0.75-0)mol=0.75mol,则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3mol:1.5mol:3mol:0.75mol=4:2:4:1,根据C原子守恒知,计量数是4的为CO、CO2,二氧化硫的计量数是2,硫单质的计量数是1,则生成的硫单质为S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4)由电池装置图可知,Cu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甲烷;
(5)芳香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06,设其分子式为CxHy,由$\frac{106}{12}$=8…10,可知分子式为C8H10,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为苯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可知分子中含有2种环境的H,应含有2个甲基且处于对位位置.

解答 解:(1)溶液电荷守恒:C(K+)+C(NH4+)+c(Na+)+C(H+)=2C(SO42-)+C(NO3-)+C(Cl-)+c(OH-)和KW,得C(H+)=1×10-4mol•L-1,pH值为4,
故答案为:4;
(2)①该反应中的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946+498)kJ/mol-2×630kJ/mol=+184kJ/mol,所以N2和O2反应生成NO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4kJ•mol-1
故答案为:N2(g)+O2(g)=2NO(g)△H=+184kJ•mol-1
②若n(NO):n(NO2)<1:1,则二氧化氮过量,二氧化氮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32,若n(NO):n(NO2)>1:1,则一氧化氮过量,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故答案为: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
(3)根据图象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一个为(4-1)mol=3mol、一个为(2-0.5)mol=1.5mol,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一个为(3-0)mol=3mol、一个为(0.75-0)mol=0.75mol,则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3mol:1.5mol:3mol:0.75mol=4:2:4:1,根据C原子守恒知,计量数是4的为CO、CO2,二氧化硫的计量数是2,硫单质的计量数是1,则生成的硫单质为S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4CO+2SO2=4CO2+S2,故答案为:4CO+2SO2=4CO2+S2
(4)由电池装置图可知,Cu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甲烷,则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O2+8e-+8H+=CH4+2H2O;故答案为:CO2+8e-+8H+=CH4+2H2O;
(5)芳香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06,设其分子式为CxHy,由$\frac{106}{12}$=8…10,可知分子式为C8H10,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为苯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中有2个峰,可知分子中含有2种环境的H,应含有2个甲基且处于对位位置,则X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原电池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原理在工艺流程、有机物结构的确定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酯丁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食用香料,其生产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已知:
①R-CH2-COOH$→_{催化剂}^{Cl_{2}}$
②R-ONa$→_{△}^{Cl-R}$R-O-R′(R-R′-代表烃基)

③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1mol丙完全燃烧可产生3.0mol CO2和3.0mol H2O,且丙分子中不含甲基,为链状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反应 II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丙的分子式是C3H6O,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和醇羟基.
(3)乙的结构简式是CH2ClCOOH,反应Ⅵ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苯氧乙酸( )有多种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其中两种)(任写两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浓度均为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0.00mL 1mol•L-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人两个锥形瓶中;
③用精确的天平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a g,并系于铜丝末端,a的数值至少为0.1200
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带浸人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反应所需时间;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前,应将丙向下移动,使乙、丙中液面相平,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用手捂住锥形瓶,量筒中有液体流出,松手后,量筒的液体回流,证明气密性良好.
(2)本实验中应选用B(填序号)的量筒.
A.100mLB.200mLC.500mL
(3)若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在实验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frac{V}{5}$L•mol-1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大于后者,铜丝不与酸接触的原因是防止形成原电池,影响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甲、乙两同学在学习了铁的性质后.分别用如下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产物”的实验.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写出铁粉与H2O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简述证明实验中有氢气产生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有大量肥皂泡生成,部分肥皂泡浮在空中,点燃肥皂泡发生轻微爆炸;
(2)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a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为探究实验结柬后试管内固体物质的成分,乙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固体X,取出少量放人另一试管中,加人少量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少量气泡
 向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未出现红色
简述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Fe+2H+═Fe2++H2↑,简述步骤Ⅱ中“溶液没有出现红色”的原因溶液中三价铁离子可能被过量铁还原为亚铁离子(2Fe3++Fe=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0.4mol铁粉逐渐加入到含硝酸0.8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n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实验室以废铜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的过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酸浸中产生的气体是NO、NO2(填化学式)
(2)检验过滤Ⅱ的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溶液中没有出现沉淀,则沉淀已洗净.
(3)从实验流程中可看出影响产品生成的因素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两个:温度和pH,并任选其中一个因素,说明其原因温度过高,碱式碳酸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或:pH过低,得不到碱式碳酸铜,pH过高则生成氢氧化铜.
(4)CuSO4溶液和纯碱溶液混合同样也可以制得Cu2(OH)2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
(5)产品中Cu含量的测定步骤是:称取mg样品,用适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加水稀释,调节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再加入过量的KI-淀粉溶液后,用c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 mL.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2++4I-→2CuI(白色)↓+I2;       
I2+2S2O32-→2I-+S4O62-
①样品溶于稀硫酸后,需加水稀释,控制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其原因是若溶液酸性过强,则2H++S2O32-→S↓+SO2+H2O,多消耗Na2SO3溶液.
②产品中Cu的含量为0.064cv/m(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锂元素被誉为“能源元素”.锂及锂盐具有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在化工、电子、宇航、核能、能源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Ⅰ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锂暴露在湿空气中时,会迅速地失去金属光泽、表面开始变黑,更长时间则变成白色.生成的化合物是氮化锂、氢氧化锂,最终生成碳酸锂.写出生成氮化锂的化学方程式6Li+N2=2Li3N.
Ⅱ下面是从锂辉石(Li2O•Al2O3•SiO2)中提出锂的工业流程示意图.

①高温煅烧时的反应原理为:
Li2O•Al2O3•SiO2+K2SO4=K2O•Al2O3•SiO2+Li2SO4
Li2O•Al2O3•SiO2+Na2SO4=Na2O•Al2O3•SiO2+Li2SO4
②锂离子浸取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K+、Na+、Li+、Fe3+、Fe2+、Al3+、Mn2+
③几种金属离子沉淀完全的pH
金属离子Al(OH)3Fe(OH)2Fe(OH)3Mn(OH)2
沉淀完全的pH4.79.03.210.1
④Li2SO4、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
温度
溶解度
10℃20℃50℃80℃
Li2SO435.434.733.131.7
Li2CO31.431.331.080.85
(1)浸取时使用冷水的原因是Li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用冷水浸取可以提高浸取率.
(2)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
(3)流程中分2次调节pH(pH7~8和pH>13),有研究者尝试只加一次浓NaOH溶液使pH>13,结果发现在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沉锂后,随着放置时间延长,白色沉淀增加,最后得到的Li2CO3产品中杂质增多.Li2CO3产品中的杂质可能是Al(OH)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产生的原因Al3++4OH-=AlO2-+2H2O;2AlO2-+CO2+3H2O=2Al(OH)3↓+CO32-
(4)加热浓缩的作用是提高Li+ 浓度和溶液温度,使得Li2CO3容易析出.
(5)洗涤Li2CO3晶体使用热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银锌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用银锌电池作电源,在非水体系中完成钢制品上镀铝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
B.银锌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用稀硫酸
C.银锌电池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Al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Al+7AlCl4--3e-=4Al2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
2 ④
3
(1)①②⑥⑦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N(填元素符号);
(2)表中氧化性最强的单质的化学式为F2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填化学式);
(4)写出由⑤形成的单质Ne(填化学式符号);
(5)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