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已知反应Cl2+H2O═HCl+HClO,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l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C.按照化学方程式进行,氧化剂失电子1 mol
D.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分析 Cl2+H2O═HCl+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1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于0降低为-1价,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该反应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既升高又降低,则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并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按照化学方程式进行,氧化剂得电子1 mol;而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侧重氧化剂、还原剂判断的考查,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表所示:
如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中依次盛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阳离子Na+、K+、Cu2+
阴离子SO42-、OH-

(1)M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2)计算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L
(3)写出乙烧杯中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SO4+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O2↑+2H2SO4
(4)要使丙烧杯中的C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写出要加入的物质和质量)向丙烧杯中加4.5 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醋酸和盐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酸,在一定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H>0.
(1)常温常压下,在 pH=5的稀醋酸溶液中,c(CH3COO?)=(10-5-10-9)mol/L;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1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bdf.
a.加入少量0.10 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CH3COOH溶液
c.加入少量冰醋酸
d.加水稀释至0.010 mol•L?1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 mol•L?1的NaOH溶液
(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盐酸)<V(醋酸),反应的最初速率为:υ(盐酸)=υ(醋酸)
(3)常温下,向体积为Va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Vb mL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Va与Vb的关系是:Va<Vb;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c(Na+)=c(CH3COO-)>c(H+)=c(OH-).
(4)已知:9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38×10?14,在此温度下,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的c(H+)=2.05×10-11mol/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碳酸钠,俗名纯碱,又称苏打,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用途很广,一般都是利用它的碱性.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表示)CO32-+H2O?HCO3-+OH-
(2)欲使0.1mol•L-1Na2CO3溶液中c(Na+)=2c(CO32-),应采取的措施是B.
A.加少量盐酸   B.加适量的KOH   C.加适量的水    D.加适量的NaOH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
A.甲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B.乙同学: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C.丙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降低,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D.丁同学:在氨水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
(4)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请你用纯碱溶液、酚酞、氯化钙溶液做试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试管取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酚酞呈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红色变浅并褪去,此时Na+仍存在于溶液中,说明溶液的碱性由CO32-引起.
(5)有资料记载:常温下,0.1mol•L-1的纯碱溶液,发生水解的CO32-离子不超过其总量的10%.请你用pH试纸设计实验验证之用pH试纸测常温下0.1mol•L-1纯碱溶液的pH,若pH<12,即得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20 kJ/mol,假设1 mol冰中有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
B.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
CO(g)+1/2O2(g)═CO2(g),△H=-283.0 kJ/mol
C(石墨)+O2(g)═CO2(g),△H=-393.5 kJ/mol
则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
C.在0.1mol/L的氨水中加水稀释,氨水的导电能力降低
D.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电离度为α,Ka=$\frac{(ca)^{2}}{c(1-a)}$.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CH3COOH?CH3COO-+H+向左移动,α减小,Ka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能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的是(  )
A.溴水和碘水B.盐酸和稀硫酸C.溴水和稀HClD.浓HNO3和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由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推断出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氧化性 Cu2+>Fe2+B.氧化性 Fe3+>Cu2+
C.还原性 Fe2+>CuD.还原性 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浓度、体积均相等的HCl溶液A和CH3COOH溶液B.试回答下列问题(填“<”“=”或“>”):
(1)这两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A<B;
(2)A和B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铁反应,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A>B,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状况)的大小关系为A=B;
(3)A、B溶液中分别加入0.10mol/L 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所需NaOH溶液体积的大小关系为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足量C0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iO32-、Cl-、NO3-B.Cu2+、NH4+、Al3+、SO42-
C.Na+、S2-、OH-、SO42-D.Na+、ClO-、CH3COO-、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