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在FeCl2、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除铜酸外,还有少量铁粉,则滤液中(  )
A.肯定有Fe3+,一定没有Cu2-B.肯定有Fe3+,一定没有Fe2+和Cu2-
C.肯定有Cu2-,一定没有Fe3+D.肯定有Fe2+,一定没有Fe3+和Cu2+

分析 根据氧化性:Fe3+>Cu2+>Fe2+,还原性:Fe>Cu,进行判断.

解答 解:已知氧化性:Fe3+>Cu2+>Fe2+,还原性:Fe>Cu,在FeCl2、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除铜粉外,还有少量铁粉,则发生:2Fe3++Fe=3Fe2+,Cu2++Fe=Fe2++Cu,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和Cu2+,肯定有Fe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氧化性:Fe3+>Cu2+>Fe2+,还原性:Fe>Cu,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氮元素有着多变价态和种类繁多的化合物,因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T298K398K498K
K4.1×106K1K2
①比较K1、K2的大小:K1>K2(填“>”、“=”或“<”).
②若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cd(填序号).
a.2v(H2=3v(NH3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③若维持容器的压强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此时逆反应速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 )肼是氮元素的另一种氢化物,分子式为N2H4
①298K时,1.00g N2H4(l)与足量的N2O4(l)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放出19.15kJ的热量.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l)+N2O4(l)=3N2(g)+4H2O(l)△H=-1225.6kJ/mol.
②肼也可以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为了充分利用其能量有人设计了原电池装置,电极材料是多孔石墨电极,电解质为能够传导H+的固体电解质,请写出负极反应式N2H4-4e-=N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表格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物理常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乙酯的实验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_{△}^{浓H_{2}SO_{4}}$CH3COOC2H5+H2O
图1为课本上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
①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醇的目的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②导管A的下端不能伸入溶液中的原因是防止倒吸;用饱和Na2CO3溶液而不用NaOH溶液来接收乙酸乙酯的原因是乙酸乙酯与NaOH发生水解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从所得混合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所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④为了提高实验的冷凝效果,可改用下列b装置(填编号)制备乙酸乙酯,收集产品时应控制温度在77.5℃左右

(2)实验室用苯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取苯甲酸甲酯时用了图2所示装置(图中略去了加热装置和橡胶导管等仪器):
①写出苯甲酸和甲醇反应制取甲苯酸甲酯的化学方程式
②此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水流应从f口进入冷凝管(填“e”或“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天然皮革是(  )
A.纤维素制品B.脂肪类物质
C.橡胶制品D.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放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了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新污染物.如2NO+O2═2NO2,则NO2就是二次污染物,由NO2导致的污染就是NO的二次污染.下列物质中:①SO2,②NO,③NO2,④HCl,⑤CO2,不易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④⑤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加水湿润后,加入浓硫酸搅拌,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以后形成“黑面包”.在此实验中不能体现出浓硫酸的性质是(  )
A.吸水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  )
A.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B.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
C.Fe(OH)3胶体中的HCl(过滤)D.SiO2和CaCl2(溶解、过滤、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Fe2+、K+、SO42-、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Mg2+、Cl-、Al3+
C.0.1mol•L-1Na2SO3溶液:K+、SO42-、ClO-
D.0.1mol•L-1NaAlO2溶液:Na+、Cl-、O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Fe,氧化剂是H2O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在玻璃管口A处接一断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落,则标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是防止暴沸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所导致的Fe与O2的反应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H2中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