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为2Al+2OH-+2H2O=2AlO2-+3H2↑.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盐酸,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加热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分析 (1)铝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而Fe不反应;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HCl,碳酸氢钠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钠;
(3)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解答 解:(1)铝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 2Al+2OH-+2H2O=2AlO2-+3H2↑;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盐酸,碳酸氢钠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故答案为:盐酸;HCO3-+H+=CO2↑+H2O;
(3)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加热;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点评 本题以除杂、物质的用途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难点是除杂剂的选取,根据物质和杂质之间的不同点结合物质的性质选取合适的除杂剂,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装置,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可选用的发生、净化装置连接顺序为A→E→接E,第一个E装置的药品是饱和食盐水.
(2)根据上述实验装置,为制备干燥NH3,可选用的发生、净化装置为C接D.其中发生装置中可以选用的药品为a(填选项字母)
a.碱石灰和浓氨水    b.浓H2SO4和浓氨水    c.碱石灰和氯化铵    d.生石灰和氯化铵
(3)一定条件下,Cl2 与CH4在装置F中发生反应,其有机物有CH3Cl、CH2Cl2、CHCl3和CCl4.(填化学式)
(4)利用装置F可探究Cl2和NH3的反应.
已知Cl2与NH3可发生反应:3Cl+2NH3=N2+6HCl,实验时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Cl2,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H3
①不能先通入NH3的原因:氨气易溶于水,如果先通入氨气,容易产生喷泉,对实验造成干扰.
②试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的现象为:黄绿色逐渐变浅甚至消失,有白烟产生.
③装置F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④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操作过程、实验现象)鉴定烧瓶内最终固体产物的阳离子,其方案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目的古代文献 说明
A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KNO3能自燃 
B性质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
C鉴别“…(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溶解、蒸发、结晶
D提纯“(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利用KNO3的氧化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3NO2+2H2O═2HNO3+NO,氧化产物是HNO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下列反应所建立的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2NO2(g)?N2O4B.N2(g)+3H2(g)?2NH3(g)C.C(s)+O2(g)?2CO(g)D.H2(g)+I2(g)?2HI(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丹参素可用于祛瘀止痛、凉血消痈、养血安神.其结构简式如图.
(1)丹参素的分子式为C9H10O5,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
(2)丹参素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9组吸收峰.
(3)1mol丹参素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
(4)1mol丹参素最多与2.5molNa2CO3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关下列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在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B.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H2(g)+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
C.图③说明HB是比HA更弱的酸
D.图④中的y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K2SO4+5O2+8H2O反应中,KMnO4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O元素被氧化,Mn元素被还原,氧化物是O2,还原产物是MnSO4,H2SO4表现的性质是酸性,电子转移的数目是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向两份20mL 0.1mol/L Ba(OH)2溶液中各加入一定量的KAl(SO42和Al2(SO43,溶液的导电性随$\frac{n(B{a}^{2+})}{n(A{l}^{3+})}$(混合前)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加入KAl(SO42的变化曲线
B.a点溶液的pH值约为7
C.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Al3+和Ba2+
D.c、d两点溶液中Ba(OH)2均已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