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铝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而Fe不反应;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HCl,碳酸氢钠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钠;
(3)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解答 解:(1)铝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 2Al+2OH-+2H2O=2AlO2-+3H2↑;
(2)除去混入NaCl溶液中少量NaHCO3杂质的试剂是盐酸,碳酸氢钠和HCl反应生成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故答案为:盐酸;HCO3-+H+=CO2↑+H2O;
(3)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加热;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点评 本题以除杂、物质的用途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难点是除杂剂的选取,根据物质和杂质之间的不同点结合物质的性质选取合适的除杂剂,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目的 | 古代文献 | 说明 | |
A | 使用 |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 KNO3能自燃 |
B | 性质 | 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 | 利用焰色反应 |
C | 鉴别 | “…(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 溶解、蒸发、结晶 |
D | 提纯 | “(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 | 利用KNO3的氧化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NO2(g)?N2O4 | B. | N2(g)+3H2(g)?2NH3(g) | C. | C(s)+O2(g)?2CO(g) | D. | H2(g)+I2(g)?2HI(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①表示在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 |
B. | 图②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H2(g)+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 | |
C. | 图③说明HB是比HA更弱的酸 | |
D. | 图④中的y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代表加入KAl(SO4)2的变化曲线 | |
B. | a点溶液的pH值约为7 | |
C. |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Al3+和Ba2+ | |
D. | c、d两点溶液中Ba(OH)2均已完全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