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ˉ+2H+═H2O+CO2
B.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铁粉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ˉ═H2O

分析 A.石灰石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B.漏掉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
C.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D.二者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解答 解: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CaCO3+2H+═H2O+CO2↑+Ca2+,故A错误;
B.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Ba2++2OH-+2H++SO42-═2H20+BaSO4↓,故B错误;
C.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Fe+2H+═Fe2++H2↑,故C错误;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H++OHˉ═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反应是否符合反应实际的角度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硅,1s22s22p63s23p2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硼,1s22s22p1
(3)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氟,1s22s22p5
(4)D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frac{1}{4}$:氖,1s22s22p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根据下表中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I1I2I3I4
Q2080400061009400
R500460069009500
S7401500770010500
T5801800270011600
u420310044005900
A.T的氯化物最可能的化学式为TCl3
B.氦元素最有可能与Q元素位于同一族
C.在同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R和U
D.U元素最有可能为K,R元素最有可能为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高压技术的发展,一些实验室能使氢在-268.8℃、1.013×107 Pa下变成能导电的固态“金属氢”.关于氢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是宇宙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氢是名副其实的碱金属元素
C.氢气是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D.固态“金属氢”汽化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1)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主要反应: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温\;}}{\;}$Si+4HCl.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SiCl4(填化学式),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H2(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1mol Si,则消耗H22mol.
(2)生活中常见的3种有机物①甲烷、②乙酸、③葡萄糖中,可用于清除水壶中水垢(主要成分CaCO3)的是②(填序号,下同),可做高效清洁能源的是①,可用于医疗输液补充能量的是③.
(3)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SO2、②NO2、③Na2O2、④Al2O3.其中,难溶于水的是④(填序号,下同);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的是②;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是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时又显红色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

①浸取反应中氧化剂的化学式为MnO2;滤渣Ⅰ的成分为MnO2和S、SiO2(写化学式)
②“除铁”这一步反应在25℃进行,加入的试剂A为CuO、Cu(OH)2,若加A后溶液的PH调为4,溶液中Fe3+离子浓度为4.0×10-8 mol/L.(已知Ksp[Fe(OH)3]=4.0×10-38
③“沉锰”(除Mn2+)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HCO3-+NH3•H2O=MnCO3↓+NH4++H2O.
④滤液Ⅱ经蒸发结晶得到的盐主要是(NH42SO4(写化学式).
(2)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电化学原理模拟湿法炼铜,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①如图1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盐桥内装载的是足量用饱和氯化钾溶液浸泡的琼脂,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5.8g,则导线中通过了0.4mol电子,若不考虑甲、乙两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向盐桥中移动,则乙池电解质溶液的质量与实验前的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差△m=12.8g

②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光亮的U形弯铜丝浸入甲池与乙池,如图2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先前一样,但偏转角度明显减小.一段时间后,乙池石墨棒浸入液面以下部分也析出了一层紫红色固体,则甲池铜丝附近溶液的pH增大(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乙池中石墨为阴极(填“正”、“负”、“阴”或“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核反应堆中存在三种具有放射性的微粒${\;}_{94}^{238}$X、${\;}_{94}^{240}$Y、${\;}_{92}^{238}$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_{94}^{238}$X与${\;}_{94}^{240}$Y互为同素异形体
B.${\;}_{94}^{238}$X与${\;}_{92}^{238}$Z互为同素异形体
C.${\;}_{94}^{240}$Y与${\;}_{92}^{238}$Z具有相同中子数
D.${\;}_{94}^{238}$X与${\;}_{92}^{238}$Z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向0.10mol/L 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H3COOH)=c(Cl-
B.向0.10mol/L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NH4+)>c(SO32-
C.向0.10mol/L 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D.向0.10mol/L( NH42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