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可溶解448体积的HCl 气体,制得的盐酸溶液密度为1.2g•mL-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16 mol•L-1B.6.8 mol•L-1C.13.9 mol•L-1D.20.0 mol•L-1

分析 先根据n=$\frac{V}{{V}_{m}}$计算出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出氯化氢的质量,从而可得出溶液质量,然后根据V=$\frac{m}{ρ}$计算出该溶液体积,最后根据c=$\frac{n}{V}$计算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设水的体积为1L,HCl的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下HCl的物质的量为:$\frac{448L}{22.4L/mol}$=20mol,氯化氢的质量为:36.5g/mol×20mol=730g,
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0g+730g=1730g,
所得溶液体积为:$\frac{1730g}{1.2g/mL}$≈1441.67mL≈1.44L,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frac{20mol}{1.44L}$≈13.9 mol•L-1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正确计算溶液体积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煤为原料制备一些化工产品的前景又被看好.图是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乙烯(PVC)和人造羊毛的合成线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加成反应,反应②加聚反应.
(2)写出结构简式:PVC,CH2C═CH-CN.
(3)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HC≡CH+CH3COOH$\stackrel{催化剂}{→}$H2C═CH-OOCCH3
(4)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发生碱性水解的物质有4种(不包括环状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CH2═CH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S$\stackrel{O_{2}点燃}{→}$  SO3$\stackrel{足量氨水}{→}$(NH42SO4
B.NH3$→_{加热}^{O_{2}/催化剂}$NO$\stackrel{O_{2}}{→}$   NO2
C.Fe$→_{加热}^{少量Cl_{2}}$  FeCl2$→_{溶液}^{NaOH溶液}$Fe(OH)2
D.Al$→_{溶液}^{NaOH溶液}$ NaAlO2$\stackrel{足量盐酸}{→}$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用于精炼粗铜,所得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
B.若用于精炼粗铜,在N极附近得到阳极泥,可作为提炼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原料
C.若用于精炼粗铜,则M极为粗铜
D.若用于铁片镀铜,则M极为铁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现  象
I.A中溶液变红
Ⅱ.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所以溶液变红.
(3)为了探究现象Ⅱ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3+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Ⅱ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硫元素.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他的实验方案是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存在,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 CO2,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SCN-+8Cl2+9H2O=NO3-+SO42-+CO2+Cl-+18H+,并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Al2O3、CO2、MgO、Na2CO3、NaHCO3、Cl2物质中
(1)大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CO2
(2)俗名是小苏打,且是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是NaHCO3
(3)熔点高达2800℃,常用作耐高温材料的是MgO;
(4)是铝土矿的主要成分Al2O3
(5)能用于制造漂白粉的是Cl2
(6)俗名是苏打,工业上用于造纸业的是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A.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
B.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C.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D.至少存在5种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属于天然纤维且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是(  )
A.棉花B.光导纤维C.人造棉D.蚕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ⅣA族,它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其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所以通常认为它是金属元素.此元素可能是(  )
A.SiB.GeC.SnD.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