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球能源紧张及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如图为C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①是置换反应,②③④均为化合反应,则①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图中变化过程是吸热反应的是①③(填序号).
(2)用电子式表示CO2的形成过程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
方法一 CO(g)+2H2(g)?CH3OH(g)
方法二 CO2(g)+3H2(g)?CH3OH(g)+H2O(g)
在25℃、101kPa下,1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a kJ,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akJ•mol-1
(4)工业金属钛冶炼过程中其中一步反应是将原料金红石转化其反应方程式为:
(1)TiO2(金红石)+2C+2Cl2=TiCl4+2CO 已知:
(2)C(s)+O2(g)═CO2(g)△H=-393.5kJ•mol-1
(3)2CO(g)+O2(g)═2CO2(g)△H=-566kJ•mol-1
(4)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
①CO的燃烧热是283 kJ/mol.
②1molC燃烧,转化为$\frac{1}{2}$molCO和$\frac{1}{2}$molCO2,与1molC完成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141.5 kJ.
③请写出(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TiO2(s,金红石)+2C(s)+2Cl2(g)=TiCl4(s)+2CO(g)△H=-80 kJ/mol.

分析 (1)依据碳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转化关系,①是置换反应可以是碳好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或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其中碳和水蒸气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为吸热反应;
(2)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根据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表示方法用电子式表示出CO2的形成过程;
(3)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题干所给量计算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4)①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②损失的热量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
③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①是置换反应可以是碳好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或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其中碳和水蒸气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为吸热反应即①③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①③;
(2)二氧化碳是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3)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a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32Q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a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akJ•mol-1
(4)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rac{1}{2}$O2(g)═CO2(g)△H=-283 kJ/mol,一氧化碳燃烧热为283 kJ/mol,
故答案为:283 kJ/mol;
②1molC燃烧,$\frac{1}{2}$转化为CO,$\frac{1}{2}$转化为CO2,与1molC完成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和定量关系计算得到:C(s)+O2(g)═CO2(g)△H=-393.5kJ•mol-1;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1
$\frac{1}{2}$molC转化为CO燃烧放热$\frac{283KJ}{2}$=141.5kJ/mol,
故答案为:141.5;
③Ⅰ、C(s)+O2(g)═CO2(g)△H=-393.5kJ•mol-1
Ⅱ、2CO(g)+O2(g)═2CO2(g)△H=-566kJ•mol-1
Ⅲ、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
盖斯定律计算Ⅰ×2-Ⅱ+Ⅲ得到:TiO2(s,金红石)+2C(s)+2Cl2(g)=TiCl4(s)+2CO(g)△H=-80 kJ/mol,
故答案为:TiO2(s,金红石)+2C(s)+2Cl2(g)=TiCl4(s)+2CO(g)△H=-80 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写,盖斯定律计算分析,燃烧热概念理解应用,掌握计算方法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海水淡化是海岛地区提供淡水的重要手段,所谓海水淡化是指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又称海水脱盐),其方法较多,如反渗透法、水合物法、电渗透法和压渗法等.下列方法中,不可以用来进行海水淡化的是(  )
A.过滤法B.蒸馏法C.膜分离法D.离子交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Al3++2NH4++4SO42-+4Ba2++10OH-═2AlO2-+4BaSO4↓+2NH3•H2O+4H2O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Mg2++2OH-+2HCO3-+Ca2+═MgCO3↓+2H2O+CaCO3
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
D.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3O+?H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Ba(OH)2与H2SO4两稀溶液混合:Ba2++OH-+H++S042-═BaS04↓+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O═Al(OH)3↓+3NH4+
C.将Na投入到CuS04溶液:2Na+Cu2+═2Na++Cu
D.等物质的量的MgCl2、NaOH和HCl溶液混合:Mg2++20H═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
A.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
B.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
C.用激光笔鉴别Fe(OH)3胶体和Fe(SCN)3溶液
D.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
A.CuO→CuB.KI→I2C.H2→H2OD.HCl→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
B.开发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C.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
D.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中,颜色的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往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氨气,溶液变蓝
B.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C.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aHSO3水溶液显酸性,原因HSO3-?H++SO32-,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用离子方程式和文字叙述表示)
(2)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Mg2++2H2O?Mg(OH)2+2H+,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可以抑制Mg2+的水解
(3)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测定某补血口服液中Fe2+的含量时,酸性KMnO4溶液应放在酸式 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当滴加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时,锥形瓶内的溶液恰好由紫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4)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2AgCl+S2-?Ag2S+2Cl-(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Cl2和H2O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l2(g)+2H2O(g)+C(s)=4HCl(g)+CO2(g)△H=-290.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