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据碳及其化合物性质分析转化关系,①是置换反应可以是碳好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或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其中碳和水蒸气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为吸热反应;
(2)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根据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表示方法用电子式表示出CO2的形成过程;
(3)依据燃烧热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题干所给量计算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热,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焓变;
(4)①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②损失的热量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
③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1)①是置换反应可以是碳好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或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其中碳和水蒸气反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为吸热反应即①③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①③;
(2)二氧化碳是氧原子和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3)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a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32Q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a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32akJ•mol-1;
(4)①2CO(g)+O2(g)═2CO2(g)△H=-566kJ•mol-1,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rac{1}{2}$O2(g)═CO2(g)△H=-283 kJ/mol,一氧化碳燃烧热为283 kJ/mol,
故答案为:283 kJ/mol;
②1molC燃烧,$\frac{1}{2}$转化为CO,$\frac{1}{2}$转化为CO2,与1molC完成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和定量关系计算得到:C(s)+O2(g)═CO2(g)△H=-393.5kJ•mol-1;CO(g)+$\frac{1}{2}$O2(g)═CO2(g)△H=-283kJ•mol-1
$\frac{1}{2}$molC转化为CO燃烧放热$\frac{283KJ}{2}$=141.5kJ/mol,
故答案为:141.5;
③Ⅰ、C(s)+O2(g)═CO2(g)△H=-393.5kJ•mol-1;
Ⅱ、2CO(g)+O2(g)═2CO2(g)△H=-566kJ•mol-1
Ⅲ、TiO2(s)+2Cl2(g)═TiCl4(s)+O2(g)△H=+141kJ•mol-1
盖斯定律计算Ⅰ×2-Ⅱ+Ⅲ得到:TiO2(s,金红石)+2C(s)+2Cl2(g)=TiCl4(s)+2CO(g)△H=-80 kJ/mol,
故答案为:TiO2(s,金红石)+2C(s)+2Cl2(g)=TiCl4(s)+2CO(g)△H=-80 kJ/mol.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写,盖斯定律计算分析,燃烧热概念理解应用,掌握计算方法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滤法 | B. | 蒸馏法 | C. | 膜分离法 | D. | 离子交换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Al3++2NH4++4SO42-+4Ba2++10OH-═2AlO2-+4BaSO4↓+2NH3•H2O+4H2O | |
B. | 碳酸氢镁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Mg2++2OH-+2HCO3-+Ca2+═MgCO3↓+2H2O+CaCO3↓ | |
C. | 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Na2O2═4Na++4OH-+18O2↑ | |
D. | 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H3O+?H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a(OH)2与H2SO4两稀溶液混合:Ba2++OH-+H++S042-═BaS04↓+H2O | |
B.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O═Al(OH)3↓+3NH4+ | |
C. | 将Na投入到CuS04溶液:2Na+Cu2+═2Na++Cu | |
D. | 等物质的量的MgCl2、NaOH和HCl溶液混合:Mg2++20H一═Mg(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1的溶液 | |
B. | 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 | |
C. | 用激光笔鉴别Fe(OH)3胶体和Fe(SCN)3溶液 | |
D. | SO2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说明SO2是电解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 | |
B. | 开发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 |
C. | 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 | |
D. | 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往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氨气,溶液变蓝 | |
B. | 饱和FeCl3溶液在沸水中变成红褐色胶体 | |
C. | 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由白色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
D. | SO2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