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H2; ②Al2O3; ③CH4;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⑧氨水;⑨稀硝酸;⑩FeCl3
上述各物质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1)
分类标准酸性氧化物非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NO3=Ba(NO32+2H2O.
(3)⑦和⑩的溶液可以用丁达尔现象加以鉴别.

分析 (1)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为金属单质,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酸性氧化物,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混合物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电解质为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和物质所属的类别来回答;
(2)离子反应:H++OH-=H2O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

解答 解:(1)④CO2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属于酸性氧化物,;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为胶体分散系,③CH4; ④CO2是在水溶液状态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
故答案为:

胶体
属于该类的物质③④
(2)离子反应:H++OH-=H2O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如Ba(OH)2+2HNO3=Ba(NO32+2H2O,
故答案为:Ba(OH)2+2HNO3=Ba(NO32+2H2O;
(3)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为胶体,⑩FeCl3 溶于水为溶液,利用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胶体,
故答案为:丁达尔现象.

点评 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胶体特征等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有关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硅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它是水泥、陶瓷、玻璃的主要成分
B.SiO2与CO2相似,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SiO2分子
C.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D.硅元素是构成矿物岩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合态几乎全部是氧化物和硅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乙(填“甲”、“乙”或“丙”).
(3)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丙(填“甲”、“乙”或“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的水溶液PH=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HA有0.1%发生了电离
B.此酸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7
C.升高温度后溶液的PH增大
D.若将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了分析某AlN样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A1N的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
【方案l】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

(1)如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关闭K1,打开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
(3)装置B中试剂可以为②(选正确序号填空).
①浓硫酸 ②碱石灰 ③P2O5④还原铁粉
若去掉装置B,则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由于上述装置还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
【方案2】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

(4)步骤②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HCO3-+Al(OH)3↓.
(5)步骤③的操作是过滤、洗涤.A1N的纯度是$\frac{41{m}_{2}}{51{m}_{1}}$×100% (用m1、m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够导电的是(  )
A.Cu丝B.熔融的MgCl2C.固体NaCl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浓硝酸有酸性和氧化性
BCO2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出现生成了BaCO3沉淀
CAl箔插入稀HNO3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蒸发皿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往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原溶液中只含CO32-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和铝粉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2B.1:4C.2:1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