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标准 | 酸性氧化物 | 非电解质 |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⑦ |
分析 (1)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为金属单质,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酸性氧化物,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混合物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电解质为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和物质所属的类别来回答;
(2)离子反应:H++OH-=H2O代表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
解答 解:(1)④CO2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属于酸性氧化物,;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液体为胶体分散系,③CH4; ④CO2是在水溶液状态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
故答案为:
胶体 | |||
属于该类的物质 | ④ | ③④ |
点评 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胶体特征等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硅酸盐一般不溶于水,它是水泥、陶瓷、玻璃的主要成分 | |
B. | SiO2与CO2相似,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SiO2分子 | |
C. |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 |
D. | 硅元素是构成矿物岩石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合态几乎全部是氧化物和硅酸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溶液中HA有0.1%发生了电离 | |
B. | 此酸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7 | |
C. | 升高温度后溶液的PH增大 | |
D. | 若将PH=2的HA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用玻璃棒蘸取浓硝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 浓硝酸有酸性和氧化性 |
B | CO2通入BaCl2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生成了BaCO3沉淀 |
C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发操作时,应使蒸发皿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
B. |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C. | 往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原溶液中只含CO32- | |
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镁粉和铝粉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 | B. | 1:4 | C. | 2:1 | D. | 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