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是反应CO(g)+2H2(g)═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91KJ/mol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变大.

分析 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焓变等于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且催化剂可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始终态,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该反应的△H=419k/mol-510kJ/mol=-91KJ/mol,故A错误;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不变,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C正确;
D.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且液态生成物的能量更小,则放出热量更多,△H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能量变化、焓变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催化剂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2SiO4<H3PO4<H2SO4<HClO4B.热稳定性:SiH4<PH4<H2S<HCl
C.金属的还原性:Na<Mg<AlD.还原性:HF<HCl<HBr<H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与SiO2B.CO2与H2OC.NaCl与HClD.CCl4与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存在所有单质和化合物中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只要有能量变化,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放出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CH3CH2OH═$→_{②Zn/H_{2}O}^{①O_{3}}$CH3CH2CH═O+O═上述反应可用来推断烯烃的结构,某单烯烃A可以发生如图示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C5H10O,D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C→F中步骤①的方程式CH3CH2CHO+2Ag(NH32OH$→_{水浴}^{△}$CH3CH2COONH4+3NH3+2Ag↓+H2O,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B无银镜反应,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可得到能使溴水褪色且只有一种结构的物质E(不考虑立体异构),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2C=CHCH2CH3
(4)G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要求的结构有1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属于酯类;②酸性条件下水解能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有机物
(5)已知:
请写出由C制备2-丙醇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B.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能源、材料和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1)目前,利用金属或合金储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一种La-Ni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N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84s2
②该合金储氢后,含1mol La的合金可吸附H2的数目为1.806×1024
③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Ni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如a.CH2=CH2  b.HC≡CH  c..d.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a、c、d(填字母).
(2)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广泛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及化工合成等.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
2NaNH2+N2O═NaN3+NaOH+NH3   
3NaNH2+NaNO3═NaN3+3NaOH+NH3
①NH3沸点(-33.34℃)比N2O沸点(-88.49℃)高,其主要原因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②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CNO-和N3-等.
③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O3-空间构型呈平面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元素不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
A.CaB.OC.BeD.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

(1)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2)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漏,方法是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
(3)有同学对C装置能否除尽还原性气体有疑义,要确认其是否除尽,你认为对上述装置应做如何改进?在C、D装置之间连接另一个品红溶液,用于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是否除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