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分类学习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单质--铝 石墨 氮气
B.混合物--空气 粗盐 牛奶
C.碱--烧碱 纯碱 熟石灰
D.氧化物--氧化铜 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

解答 解:A、铝、石墨、氮气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正确;
B、空气、粗盐、牛奶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纯碱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而不属于碱,故C错误;
D、氧化铜、二氧化锰、二氧化碳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面的内容,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并能运用之,此题属于基础题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①
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②
Fe3O4(s)+CO(g)═3FeO(s)+CO2(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mol-1
(2)△H2=-78.64kJ•mol-1
(3)恒温恒容时,1mol SO2和2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比|△H2|大(填“大”、“小”或“相等”).
(4)将Ⅲ中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若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2SO2+O2+4OH-═2SO42-+2H2O.
(5)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l SO2 和1mol O2;(乙) 1mol SO2 和0.5mol O2;(丙) 2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B
A.容器内压强p:p=p>2p        B.SO3的质量m:m=m>2m
C.c(SO2)与c(O2)之比k:k=k>k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Q>2Q
(6)某SO2(g)和O2(g)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3~t4
(7)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1~t2t3~t4t5~t6t6~t7
K1K2K3K4
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K4=K3<K2=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2.3g钠跟水反应后,得到100mL溶液,2Na+2H2O=2NaOH+H2
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事实上,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B.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C.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上述情况中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和Cl-
B.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  )
A.CaCO3→CO2B.Cl2→ClO-C.Zn→ZnCl2D.CuO→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D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D中出现固体.继续向D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D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如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e;b接d;c接f.

(2)B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块状石灰石,C中应选用的液体为饱和NaHCO3溶液,请叙述A中产生气体的原理浓氨水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仅消耗水使氢氧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而且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3)第二步中必须先让A装置先发生反应.
(4)D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防倒吸.
(5)第四步中分离出NH4 Cl晶体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其所得的NH4Cl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NH4Cl.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6)要检验第四步分离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NH4+,请叙述检验方法:取少量分离出NH4Cl晶体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溶液中有NH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5mL  0.4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用某已知浓度的HCl 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终点气泡消失,则测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低
D.向氯水中滴加AgNO3、稀H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