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H++SO42-+Ba2++OH-═BaSO4↓+H2O
B.用NaOH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OH-+SO2═HSO3-
C.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 NH4+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lO-+H2O+CO2═HCO3-+HClO

分析 A.恰好完全沉淀时,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氢氧根离子过量;
B.二氧化硫少量,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
C.氨水为弱碱,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
D.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

解答 解: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故A正确;
B.用NaOH吸收少量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故B错误;
C.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正确;
D.次氯酸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CO2═HCO3-+HClO,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哈佛大学A.Y.Liu教授首次合成类金刚石相氮化碳(β--C3N4).福州大学王新晨教授在此基础上以单氰胺(
CH2N2)为原料制得光催化剂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其单层结构如图a,

(1)C、H,N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C、H(填元素符号).
(2)β--C3N4熔点、硬度均高于金刚石,其原因为β--C3N4和金刚石都是原子晶体,C-N键长小于C-C,键能更大,熔点高硬度大.
(3)β--C3N4和g--C3N4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3、sp2
(4)单氰胺的结构式为
(5)g--C3N4中存在的作用力为bce(填序号).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
(6)g--C3N4中掺杂少量铁元素能提高光催化效果.图b为g--C3N4的另一种单层结构;图c为Fe3+掺杂前后N-1s谱图(N原子1s的XPS谱图,图中峰的强度正比于原子数目),图c中横坐标为g--C3N4中N-1s结合能(原子结合能与稳定性成正比),掺杂Fe3+后,结合能最小的谱线发生了明显右移.
①Fe3+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②发生位移的谱线对应的N原子为1,2(填图b中的序号).
③谱线右移的原因为掺杂后Fe3+与N原子形成配位键,N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原子核对核外导致的束缚能力提高,0.14%Fe-g-C3N4样品中N-1s轨道结合能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X、Y是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中的某一种:①MgSO4溶液②Al2(SO43溶液③Ba(OH)2溶液④NaOH溶液.现向溶液X中逐滴加入溶液Y,得到的沉淀量与所加Y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内曲线已省略),则符合该图象的X、Y的组合共有(  )
A.4种B.5种C.6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用100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
B.用10mL 量筒量取 5.2 mL 盐酸
C.用托盘天平称取 25.02 g NaCl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含铁2g,这2g铁在人体中不是以金属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亚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亚铁离子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铁的吸收.
(1)以下为常见的铁元素的几种微粒,其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B.
A.Fe  B.Fe2+  C.Fe3+
(2)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以前有许多起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氧化性.下列也能实现这种转化的物质是A.
A.H2O  B.O2  C.FeCl3  D.铁粉
(3)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4)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是SO2
B.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水后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显示紫红色,则原溶液中有I-
C.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产生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若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C.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D.若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混合体系的压强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的是(  )
A.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B.2NaOH+H2SO4═Na2SO4+2H2O
C.Zn+2H+=Zn2++H2D.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图实验,以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表明:①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②中,该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再放入打磨过的铝条,温度升高,观察产生H2的速率,如图A所示,该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下图中的B(填“B”或“C”)表示.图A中0一tl段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反应的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