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4为用浓硝酸溶液与铜反应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 |
B. | 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 |
C. | 图3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 | |
D. | 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
分析 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B.过氧化钠为粉末固体,不能利用关闭止水夹使固体与液体分离;
C.不能将浓硫酸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则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
解答 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则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为粉末固体,不能利用关闭止水夹使固体与液体分离,则不能控制反应制备少量氧气,故B错误;
C.不能将浓硫酸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错误;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则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可知非金属性为S>C>Si,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及收集、溶液配制、酸性比较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NO2+H20═2HNO3+NO,转移3e- | |
B. |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2MnSO4+8H20,转移5e- | |
C. | KClO3+6HCl═KCl+3Cl2↑+3H20,转移6e- | |
D. | I2+SO2+2H20═H2SO4+2HI,转移2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的量(mol) 时间(min) | n(NH3) | n(O2) | n(H2O) |
0 | 2.00 | 2.25 | 0 |
第2min | 1.80 | 2.00 | 0.30 |
第4min | 1.60 | 1.75 | 0.60 |
第6min | 1.00 | 1.00 | 1.50 |
第8min | 1.00 | 1.00 | 1.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从Mg(OH)2悬浊液中分离出Mg(OH)2 | B. | ![]() 除去Cl2中的HCl | ||
C. | ![]() 实验室制氨气 | D. | ![]() 排水法收集N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 | |
B. | 用图2所示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干,制备胆矾 | |
C. |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
D. |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水、氯化钾、胆矾 | |
B. | 液溴、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 |
C. | 氮气、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 |
D. | 白鳞、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液、萃取、蒸馏 | B. | 萃取、蒸馏、分液 | C. | 分液、蒸馏、萃取 | D. | 蒸馏、萃取、分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