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原理推测钠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实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b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b).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装置2中应盛放 溶液.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 装置(填上图字母代号).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1装置的操作,待装置 (填数字编号)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
专题: | 实验设计题. |
分析: | 由实验方案图可知,1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2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装置,3为干燥装置,4为二氧化碳与钠反应装置,5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排尽装置,6为检验PdCl2溶液是否被CO还原装置. (1)由实验方案图可知装置2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应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2)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该选用能够可以固、液药品分开的装置; (3)由实验方案图可知,1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4为二氧化碳与钠反应装置,加入4装置的二氧化碳应干燥,没有其它,故装置2是除去二氧化碳其它中的HCl,应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3为干燥装置,吸收水蒸气,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当5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尽,再加热4处的酒精灯发生反应; (4)①由题意可知,装置4中的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生成碳酸钠,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说明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所以反应物为碳酸钠和CO; 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其中一种固体为碳酸钠,另一种固体为C; |
解答: | 解:由实验方案图可知,1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常用碳酸钙和盐酸制取,2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装置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3为干燥装置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用浓硫酸,4为二氧化碳与钠反应装置2Na+2CO2═Na2CO3+CO,5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排尽装置,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当装置5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尽,6为检验PdCl2溶液是否被CO还原装置,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说明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 (1)由实验方案图可知,1为二氧化碳发生装置,4为二氧化碳与钠反应装置,加入4装置的二氧化碳应干燥,没有其它,故装置2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应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 (2)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该选用能够可以固、液药品分开的装置,B无法控制反应的速率,A中只能控制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控制反应的随时进行与停止;而C中当打开止水夹时,酸就和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反应生成气体,当关闭止水夹时,生成的气体就无法从导管中排出,从而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把酸液挤到长颈漏斗中,使固液分离, 故选C; (3)由分析可知,反应需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当装置5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尽,再加热4处的酒精灯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5;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①由题意可知,装置4中的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生成碳酸钠,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说明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所以反应物为碳酸钠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Na2CO3+CO, 故答案为:2Na+2CO2=Na2CO3+CO; 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其中一种固体为碳酸钠,另一种固体为C,反应的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故答案为:4Na+3CO2=2Na2CO3+C; |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验进行设计探究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注意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机物X的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51,X中碳、氢、氧的质量之比为30∶5∶16,它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m种,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n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n、m分别是( )。
A.8、7 B.9、4 C.4、9 D.6、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中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FeCl3)=1.0mol/L的溶液中:HCO3—、Cl-、H+、Na+
B.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溶液中:NH4+、K+、CO32-、SO42-
C.加入铝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SO42-、MnO4-、K+、Cl -
D.常温下, =0.1 mol/L的溶液中:K+、NH3·H2O、SO3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
| A. | 灼热的铂丝与 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
| B. | 某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雨水中一定溶解了SO2 |
| C. | 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D. | 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够跟1摩尔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 A. | 1摩尔 1摩尔 | B. | 3.5摩尔 7摩尔 | C. | 3.5摩尔 6摩尔 | D. | 6摩尔 7摩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
(4)拓展延伸
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 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 MnO4-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四川汶川盛产品质优良的甜樱桃。甜樱桃中含有一种羟基酸(用甲表示),甲的碳链结构无支链,化学式为C4H6O5;1.34g甲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448L。甲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转化:
甲乙丙丁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分子中含两个羧基
B.甲→乙是消去反应
C.甲与乙醇之间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可能生成的有机物共有2种
D.丙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磷酸毗醛素是细胞重要组成部分,可视为磷酸(分子中有3个羟基)形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如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能与金属钠反应
B.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1 mol该酯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