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H2?CO+H2O,回答下列问题:
(1)在83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若把体系温度降至800℃求得平衡常数K1=0.81,可以推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放热”).
(2)T℃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n(CO)=0.9mol,n(H2O)=0.9mol,则此时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 (1)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浓度,结合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到反应的平衡常数,和800°C平衡常数比较判断能量变化;
(2)依据浓度商计算和平衡常数比较分析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答 解:(1)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平衡时CO2的浓度为1mol/L,则:
CO2(g)+H2(g)?CO(g)+H2O(g)
开始(mol/L):2 2 0 0
变化(mol/L):1 1 1 1
开始(mol/L):1 1 1 1
故83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1×1}{1×1}$=1,故答案为:1;
若把体系温度降至800℃求得平衡常数K1=0.81<K=1,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进行,逆向为放热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
(2)T℃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n(CO)=0.9mol,n(H2O)=0.9mol,Q=$\frac{0.9×0.9}{1.2×1.5}$=0.45,小于平衡常数,则反应正向进行;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率等问题,平衡常数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图象曲线变化的分析,把握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工业上,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
CaO+3C$\frac{\underline{\;高温\;}}{\;}$CaC2+CO↑;
CaC2+N2$\frac{\underline{\;高温\;}}{\;}$CaCN2+C;
CaCN2+2H2O=NH2CN+Ca(OH)2
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再由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的Cu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Ar]3d104s1
(2)写出CaC2中阴离子C22-的一种等电子体的化学式N2、CO、CN-等任写一个.
(3)1mol 尿素分子[CO(NH22]中含有的π键与σ键的数目之比为1:7.
(4)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结构为 .其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
(5)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与O2-距离最近的O2-的个数为12.CaO晶体的熔点比NaCl晶体的熔点高的主要原因是CaO晶体中Ca2+、O2-的电荷数比NaCl晶体中Na+、Cl-大,CaO晶体的晶格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HClB.HBrC.HID.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A、B、C、D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A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C的一种常见单质为淡黄色粉末,D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l.
(1)在第2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A的元素有2种.
(2)CB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H2B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C,其原因是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3)AB3-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2,与AB3-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为SO3、BF3、CO32-、SiO32-等(写出一种即可).
(4)D(OH)2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写出其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D2B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为$\root{3}{\frac{288}{ρ{N}_{A}}}$cm(用含r、NA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氦气分子中含2NA个氦原子
B.25℃时,l L pH=13的Ba(OH)2 溶液中含有Ba2+的数目为0.1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约有NA个气体分子
D.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不是6的是(  )
A.Na3[AlF6]B.Na2[SiF6]C.[Cu(NH34](OH)2D.[Pt(NH32Cl4]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晶体在受热熔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
B.晶体的自范性是指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地呈现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D.晶体的各向异性取决于微观粒子的排列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1mol N 和3mol H 生成1mol NH3(g)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若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则a和b的数值将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将不变(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frac{1}{2}$N2(g)+$\frac{3}{2}$H2(g)?NH3(g )△H=(a-b)kJ/mol;
(3)N2(g)和H2生成NH3(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1)△H=2(a-b-c)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SO32-、OH-B.Na+、H+、SO42-C.OH-、Fe2+、SO42-D.Na+、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