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实验室用如图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接通电源后氯化钠开始发生化学反应,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在溶液中酚酞出现红色现象的在X极(填“X”、“Y”)
②溶液的pH将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通电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分析 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OH-导致阴极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
②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碱性增强;
③电解时,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NaOH生成.

解答 解: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OH-导致阴极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连接负极的电极为阴极,所以X电极附近变红色,故答案为:X;
②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碱性增强,则溶液的pH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③电解时,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NaOH生成,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电极名称判断、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及溶液中溶质成分变化是解本题关键,会正确书写电极或电池反应式,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常温下,某酸HA的电离常数:K=1×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溶液中加入NaA固体后,$\frac{c(HA)c(O{H}^{-})}{c({A}^{-})}$减小
B.常温下,0.1mol/LHA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为10-13mol/L
C.常温下,0.1mol/LNaA溶液水解常数为10-9
D.NaA溶液中加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存在关系:2c(Na+)═c(A-)+c(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氯气和盐酸分别与铁反应,每个铁原子失去的电子数是(  )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相等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为回收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等),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回收镍的新工艺.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①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pH如右表   ②Cu2O+2H+=Cu+Cu2++H2O
氢氧化物Fe(OH)3Fe(OH)2Ni(OH)2
开始沉淀的pH1.56.57.7
沉淀完全的pH3.79.79.2
③常温时,Ksp(CaF2)=2.7×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酸浸时Fe2O3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浸出渣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和BaSO4两种物质.
(3)操作B是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在3.7~7.7范围内,静置,过滤.请对该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方案错误,在调节pH前,应先在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若原方案正确,请说明理由;若原方案错误,请加以改正).
(4)流程中的“副产品”为CuSO4•5H2O(填化学式).在空气中灼烧CuS可以得到铜的氧化物,向Cu、Cu2O、CuO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L 0.6mol•L-1HNO3溶液恰好使混合物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mLNO气体(标准状况),若该混合物中含0.1molCu,与稀硫酸充分反应至少消耗0.1mol H2SO4
(5)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mol•L-1,则溶液中$\frac{c(C{a}^{2+})}{c({F}^{-})}$=1.0×10-3
(6)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
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Cl-+2OH--2e-=ClO-+H2O
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则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Ni2++4OH-=2NiOOH•H2O↓+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可用于制备锰及其化合物.
(1)早期冶炼金属锰的一种方法是先煅烧软锰矿生成Mn3O4,再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制得锰,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Al+3Mn3O4$\frac{\underline{\;高温\;}}{\;}$4Al2O3+9Mn.
(2)现代冶炼金属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表为t℃时,有关物质的pKsp(注:pKsp=-lgKsp).
 物质Fe(OH)3Cu(OH)2Ca(OH)2Mn(OH)2CuSCaSMnSMnCO3
 pKsp37.419.325.2612.735.25.8612.610.7
软锰矿还原浸出的反应为:
12MnO2+C6H12O6+12H2SO4=12MnSO4+CO2↑+18H2O
①该反应中,还原剂为C6H12O6.写出一种能提高还原浸出速率的措施:升高反应温度或将软锰矿研细等.
②滤液1的pH>(填“>”、“<”或“=”)MnSO4浸出液的pH.
③加入MnF2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填Ca2+、Fe3+或Cu2+
(3)由MnSO4制取MnCO3
往Mn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2HCO3-=MnCO3↓+H2O+CO2↑;若往MnSO4溶液中加入(NH42CO3溶液,还会产生Mn(OH)2,可能的原因有:MnCO3(s)+2OH-(aq)?Mn(OH)2(s)+CO32-(aq),t℃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0(填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是钾、氧两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是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
①该结构与A的结构相似(填选项字母,下同)
A.NaCl     B.CsCl     C.干冰     D.SiO2
②钾、氧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D
A.K2O     B.K2O2     C.K2O3     D.KO2
③下列对此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C.每个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现有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②$\frac{1}{2}$H2SO4(aq)+$\frac{1}{2}$Ba(OH)2(aq)═$\frac{1}{2}$BaSO4(s)+H2O(l);
③HCl(aq)+NH3•H2O(aq)═NH4Cl(aq)+H2O(l);
④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其中放出的热量为57.3kJ的是(  )
A.①和②B.C.③和④D.以上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为原料生产它,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图.涉及的主要反应是:
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
(1)碱浸前将铬铁矿粉碎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2)步骤③调节pH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H2SiO3、Al(OH)3
(3)操作④中,酸化时,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2CrO42-+2H+?Cr2O72-+H2O.
(4)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操作⑤加入KC1的原因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利用复分解反应,可得到重铬酸钾.
(5)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5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L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若实验中共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mL,则所得产品中重铬酸钾的纯度为(设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加反应)94.08%(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海域海水一些化学成分如表所示,已知:25℃时,
Ksp(CaCO3)=2.8×10-9,Ksp(MgCO3)=6.8×10-6,Ksp[Mg(OH)2]=1.8×10-11
海水成分Na+Ca2+Mg2+HCO3-Zn2+
含量/mol•L-10.40.0020.0450.00210-7
某化学小组同学欲在实验制备MgCl2,并提取Zn.设计流程如图:

[假设①②过程溶液体积不变,忽略分离过程的损失]
(1)25℃时测得海水的pH> 7.0(填“>”、“<”、“﹦”),其原因是HCO3-+H2O?H2CO3+OH-(写离子方程式).
(2)如图为溶液pH与对应的Zn2+、[Zn(OH)4]2-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坐标图.请结合图中数据回答:试剂Y的化学式为HCl;由滤液F到沉淀C过程(一般认为离子浓度低于10-5mol/L就是沉淀完全),则调节的pH范围为8<pH<12.

(3)同学们发现,把MgCl2溶液蒸干、灼烧所得的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你认为其主要成分是MgO.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MgCl2+2H2O$\frac{\underline{\;\;△\;\;}}{\;}$Mg(OH)2↓+2HCl↑、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4)由图中c(Zn2+)计算Zn(OH)2的溶度积Ksp=10-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