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金属钠着火可用二氧化碳扑灭 | |
B. | 将二氧化硅溶于水可制得硅酸胶体 | |
C. | 烘焙食品时加入小苏打可以使食品蓬松 | |
D. | 用氧化铝制成的坩埚可用于加热苛性钠固体 |
分析 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C.烘焙食品时加入小苏打,生成二氧化碳;
D.氧化铝与NaOH反应.
解答 解: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金属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应选沙土扑灭,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制备硅酸,故B错误;
C.烘焙食品时加入小苏打,生成二氧化碳,则可以使食品蓬松,故C正确;
D.氧化铝与NaOH反应,应选铁坩埚用于加热苛性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 |
B. | 当A接电源的正极时,此时Li+脱离离子存储层 | |
C. | 当A接外接电源正极时,电致变色层发生反应为:LiWO3-e-=WO3+Li+ | |
D. | 该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离子导体层中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的烧杯中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 B. | Ⅱ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 ||
C. | Ⅲ的试管中放出大量气体 | D. | Ⅳ的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序号 | 使用药品 | 现象 |
Ⅰ | Na2O2、H2O | ①试管壁发热 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
Ⅱ | Na2O2、浓盐酸 | ①试管壁发热 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1 | B. | 1:1 | C. | 1:2 | D. | 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 |
B. |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C. |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 | |
D.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吸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