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发生信息反应生成B,苯酚反应得到C,B与C发生信息反应生成甲,由G的结构可知,苯酚与氢氧化钠等反应生成C为苯酚钠,则B为(CH3)2CClCOOH,A为(CH3)2CHCOOH,由氯贝特的结构可知甲与乙醇反应生成D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氯贝特的分子式为C12H15ClO3,能水解的官能团为氯原子和酯基,故答案为:C12H15ClO3;氯原子和酯基;
(2)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为(CH3)2CClCOOH,故答案为:取代反应;(CH3)2CClCOOH;
(3)反应①为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可以入下列物质中的氢氧化钠、碳酸钠、Na等,不能与NaHCO3、NaCl反应,故答案为:bc;
(4)D为,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目标物,方程式为
+Cl2$\stackrel{一定条件}{→}$
+HCl,
故答案为:+Cl2$\stackrel{一定条件}{→}$
+HCl;
(5)对应的同分异构体中:①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②属于酯类;③既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苯环含有酚羟基,且含有-C3H6OOCH,此取代基的结构可以为-CH2CH2CH2OOCH,或者-CH(CH3)CH2OOCH,或者为-CH2CH(CH3)OOCH,或者为-C(CH3)2OOCH,或者-CH(CH2CH3)OOCH,各有邻、间、对3种,故共有15种,故满足这些条件的有机物共有15种,
故答案为:15.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涉及物质推断、方程式的书写、官能团名称判断等知识点,明确常见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常见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并能灵活运用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杂质 | CaCl2 | MgCl2 | Na2SO4 |
除杂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 |
B.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
C. | 已知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 kJ•mol-1 | |
D. | 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 |
B. |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夹住距试管口约$\frac{1}{3}$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 |
C. | 使用滴管取液时,先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 | |
D. | 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Z |
W | ||
T |
A. | 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 |
B. | 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 |
C. | X、Y、Z元素的离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 |
D. | 由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Y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