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结构的粒子是③⑤(填编号,下同).
(2)具有稳定性结构的原子是②.
(3)只能得电子的粒子是③⑤;只能失电子的粒子是①④⑥;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的粒子是⑦⑧.
(4)③粒子半径小于④粒子半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⑤.

分析 ①为F-;②为Ne原子;③为Mg2+;④为Na原子;⑤为Al3+;⑥为S2-;⑦为Si原子;⑧为Fe2+
(1)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当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为2或8时为稳定结构;
(3)当微粒处于元素的最高价态时,此微粒只能的电子;当微粒处于元素的最低价态时,只能失电子;的那个处于中间价态时,既能失电子也能得电子;
(4)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5)根据氧化物为R2O3来确定R的化合价,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 解:①为F-;②为Ne原子;③为Mg2+;④为钠原子;⑤为Al3+;⑥为S2-;⑦为Si原子;⑧为Fe2+
(1)阳离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题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即为阳离子,③为Mg2+,⑤为Al3+,均为阳离子,故答案为:③⑤;
(2)原子不显电性,即质子数=电子数,故②④⑦为原子,而当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为2或8时为稳定结构,故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为②,故答案为:②;
(3)当微粒处于元素的最高价态时,此微粒只能得电子,故只能得电子的是③⑤;当微粒处于元素的最低价态时,只能失电子,故只能失电子的是①④⑥;当处于中间价态时,既能失电子也能得电子,故既能失电子又能得电子的为⑦⑧;故答案为:③⑤;①④⑥;⑦⑧;
(4)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而③Mg2+有两个电子层,④Na原子有3个电子层,故④Na原子半径更大,故答案为:小于;
(5)根据化合价规则,因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R元素的化合价为+3,即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R的离子显+3价,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⑤,故答案为:⑤.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知识,根据结构示意图推测出微粒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重铬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大.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为原料生产它,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图.涉及的主要反应是: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

(1)碱浸前将铬铁矿粉碎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2)步骤③调节pH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H2SiO3、Al(OH)3
(3)操作④中,酸化时,CrO${\;}_{4}^{2-}$转化为Cr2O${\;}_{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2CrO42-+2H+?Cr2O72-+H2O.
(4)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操作⑤加入KC1的原因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利用复分解反应,可得到重铬酸钾.
(5)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5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2mol/L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_{3}^{2-}$=2I-十S4O${\;}_{5}^{2-}$)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半分钟内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某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问:
(1)若A中只含有C、H元素,且A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则A的化学式为C10H8
(2)若A中只含有C、H、O元素,且A分子里含一个酯基,无其他含氧官能团,则A的化学式为C7H12O2.写出其中一种符合题意的物质的结构CH3COOCH2CH2CH2CH=CH2
(3)若A中只含有C、H、N元素,且A分子中氮原子数最少,则A的化学式为C7H16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室中所用少量氯气用如图装置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2H2O+C12↑.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HCl的作用是酸性、还原性.
(2)集气瓶B盛装的是饱和食盐水.
(3)集气瓶C中盛装的是FeCl2溶液.实验开始后,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实验室中可用硫氰酸钾检验反应生成的阳离子.
(4)集气瓶D中盛装的是水,E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O+2Cl2$\frac{\underline{\;\;△\;\;}}{\;}$CO2+4HCl.
(5)在F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E中生成的酸性气体进入F中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未反应完的氯气进入F中与水作用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作用,使溶液的红色褪去.
(6)氯气尾气直接排入大气中,会污染环境.实验室中可采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有毒的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变化过不需另外加人氧化剂或还原剂就能实现的有(  )
A.Cl-→Cl2B.Fe3+→Fe2+C.KClO3→KClD.KI→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
B.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与2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D.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与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有甲、乙、丙三种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18,甲元素M层的电子数是其K层的电子数的$\frac{1}{2}$,乙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丙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1)画出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写出乙元素的三种核素符号分别为11H、21H、31H;
(3)乙、丙两种元素形成的具有18电子的化合物是H2O2(填化学式);
(4)写出氯气与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
B.1.0 L 1.0 mol•L-1 的NaAl0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A?
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已知C2H4和C3H6混合物的质量为ag,所含原子总数为$\frac{a{N}_{A}}{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设计实验制备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反应原理、装置和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量 密度(g/cm3沸点(℃)水溶性
2-羟基-4-苯基丁酸1801.219357微溶
乙  醇460.78978.4易溶
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2081.075212难溶
实验步骤:
①如图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 2-羟基-4-苯基丁酸、20mL无水乙醇和适量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
②加热至70℃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
③分离、提纯三颈瓶中的粗产品,得到有机粗产品;
④精制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油水分离器的作用为及时分离产物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反应方向移动
(2)本实验采用水浴加热,因为温度过高会使产率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取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分别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洗掉碳酸氢钠
(4)在精制产品时,加入无水MgSO4的作用为干燥;然后过滤,再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蒸馏纯化,图2装置中的错误有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冷凝水的方向
(5)若按纠正后的操作进行蒸馏纯化,并收集212℃的馏分,得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约9.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