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份沉淀并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而锈蚀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D.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
445 kJ的热量,则表示CH4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1/2CH4(g)+O2(g)= 1/2CO2(g)+H2O (l) ΔH =-445 kJ/mol
B.CH4+2O2=CO2+H2O ΔH=-890 kJ/mol
C.CH4(g)+2O2(g)=CO2(g)+2 H2O (l) ΔH =-890 kJ/mol
D.CH4(g)+2O2(g)=CO2(g)+2H2O (l) ΔH = +890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I和叙述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H2有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 |
B | CuS难溶于水和硫酸 | 反应:H2S+CuSO4=CuS↓+H2SO4 可以发生 |
C |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Cl-、Br-等离子 | 向海水中通入F2可大量获得Cl2、Br2 |
D | SO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 往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塑料袋中放一个成熟的苹果,再放些青香蕉,将袋口密封。两天后,发现青香蕉成熟了。导致青香蕉成熟的物质是成熟苹果释放出的
A.C6H6 B.CH3COOH C.C2H4 D.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甲生成,并得到澄清溶液;
B.在A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溶液,也有气体甲生成,并析出白色沉淀甲;
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有气体乙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2)气体乙为 (填化学式);B中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Fe2+,正是这些Fe2+使血红蛋白分子具有载氧功能。亚硝酸钠(NaNO2)可将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反应过程中Fe2+发生 反应,说明亚硝酸钠具有 性;误食亚硝酸钠中毒,可服维生素C缓解,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
(2)稀土氟化物是金属热还原法制取单一稀土金属的重要原料。微波法合成CeF3的化学方程式为6CeO2+18NH4F=6CeF3+16NH3↑+12H2O+N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反应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未被氧化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 沉淀法 | 显色法 | 气体法 |
含义 | 反应中有沉淀 产生或溶解 | 反应中有 颜色变化 | 反应中有 气体产生 |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Fe3+—显色法
B.SO42-—沉淀法
C.NH4+—沉淀法
D.OH-—显色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 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