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硫酸铅,又名石灰浆,可用于铅蓄电池、纤维增重剂、涂料分析试剂.工业上通常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方铅矿(主要成分为PbS)生产硫酸铅.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①Ksp(PbSO4)=1.08×10-8,Ksp(PbCl2)=1.6×l0-5
②PbCl2(s)+2C1-(aq)?PbCl42-(aq)△H>0
③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分别为1.9和7.
(1)流程中加入盐酸可以控制溶液的pH<1.9,主要目的是抑制Fe3+的水解.
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淡黄色沉淀,则①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PbS=PbCl2+S+2Fe2+
(2)②所得的滤液A蒸发浓缩后再用冰水浴的目的是用冰水浴使PbCl2(s)+2Cl-(aq)?PbCl4-△H>0逆向移动,使PbCl4-转化PbCl2析出(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3)④中对应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frac{{c}^{2}(C{l}^{-})}{c(S{{O}_{4}}^{2-})}$.
(4)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Cl3、HCl.
(5)炼铅和用铅都会使水体因重金属铅的含量增大而造成严重污染.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铅浓度分数x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探究Pb2+的性质:向含Pb2+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变浑浊,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变澄清;pH≥13时,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OH)3-+HO-=Pb(OH)42-..
②除去溶液中的Pb2+:科研小组用一种新型试剂可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和其他杂质离子,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离子Pb2+Ca2+Fe3+Mn2+
处理前浓度/(mg•L-10.10029.80.120.087
处理后浓度/(mg•L-10.00422.60.040.053
Ⅰ.由表可知该试剂去除Pb2+的效果最好,请结合表中有关数据说明去除Pb2+比Fe3+效果好的理由是加入试剂,Pb2+的浓度转化率为$\frac{(0.1-0.004)}{0.1}$×1005%=96%,Fe3+的浓度转化率为$\frac{0.12-0.04}{0.12}$×100%=67%,所以去除Pb2+比Fe3+效果好.
Ⅱ.若新型试剂(DH)在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DH(s)+Pb2+?D2Pb(s)+2H+,则脱铅时最合适的pH约为6.

分析 往方铅矿中加入FeCl3溶液和盐酸,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产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趁热过滤,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过滤除去硫等杂质,滤液A含有PbCl4-、Cl-、Fe2+、Fe3+等,滤液A蒸发浓缩,冷水浴中冷却,利用平衡逆向进行,析出PbCl2晶体,滤液B中含有Fe2+、Fe3+,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后循环利用,PbCl2晶体中加入稀硫酸,转化为更难溶的硫酸铅沉淀,过滤得到硫酸铅沉淀,洗涤、烘干得到硫酸铅粉末,滤液C中含有HCl.
(1)由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分别为1.9和7,分析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
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Pb元素化合价不变,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FeCl2生成;
(2)根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PbCl2(s)+SO42-?PbSO4+2Cl-
(4)过氧化氢将滤液B中Fe2+氧化为Fe3+,再循环利用,C溶液中含有HCl,也可以循环利用;
(5)①pH≥13时,Pb(OH)3-浓度减小,Pb(OH)42-浓度增大,Pb(OH)3-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Pb(OH)42-
②Ⅰ.计算Pb2+、Fe3+的浓度转化率进行判断;
Ⅱ.参加反应的是Pb2+,由图象可知,选择PH要使铅全部以Pb2+形式存在.

解答 解:往方铅矿中加入FeCl3溶液和盐酸,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产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趁热过滤,利于PbCl2(s)+2Cl-(aq)?PbCl4-△H>0正向进行,使PbCl2溶解,过滤除去硫等杂质,滤液A含有PbCl4-、Cl-、Fe2+、Fe3+等,滤液A蒸发浓缩,冷水浴中冷却,利用平衡逆向进行,析出PbCl2晶体,滤液B中含有Fe2+、Fe3+,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后循环利用,PbCl2晶体中加入稀硫酸,转化为更难溶的硫酸铅沉淀,过滤得到硫酸铅沉淀,洗涤、烘干得到硫酸铅粉末,滤液C中含有HCl.
(1)Fe3+、Pb2+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时的PH值分别为1.9和7,流程中加入盐酸可以控制溶液的pH<1.9,主要目的是:抑制Fe3+的水解,
FeCl3与PbS反应生成PbCl2和S,Pb元素化合价不变,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FeCl2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FeCl3+PbS=PbCl2+S+2FeCl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PbS=PbCl2+S+2Fe2+
故答案为:抑制Fe3+的水解;2Fe3++PbS=PbCl2+S+2Fe2+
(2)用冰水浴使PbCl2(s)+2Cl-(aq)?PbCl4-△H>0逆向移动,使PbCl4-转化PbCl2析出,
故答案为:用冰水浴使PbCl2(s)+2Cl-(aq)?PbCl4-△H>0逆向移动,使PbCl4-转化PbCl2析出;
(3)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PbCl2(s)+SO42-?PbSO4+2Cl-,平衡常数K=$\frac{{c}^{2}(C{l}^{-})}{c(S{{O}_{4}}^{2-})}$,
故答案为:$\frac{{c}^{2}(C{l}^{-})}{c(S{{O}_{4}}^{2-})}$;
(4)过氧化氢将滤液B中Fe2+氧化为Fe3+,再循环利用,C溶液中含有HCl,也可以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FeCl3、HCl;
(5)①pH≥13时,Pb(OH)3-浓度减小,Pb(OH)42-浓度增大,Pb(OH)3-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Pb(OH)4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Pb(OH)3-+HO-=Pb(OH)42-
故答案为:Pb(OH)3-+HO-=Pb(OH)42-
②Ⅰ.加入试剂,Pb2+的浓度转化率为$\frac{(0.1-0.004)}{0.1}$×1005%=96%,Fe3+的浓度转化率为$\frac{0.12-0.04}{0.12}$×100%=67%,所以去除Pb2+比Fe3+效果好,
故答案为:加入试剂,Pb2+的浓度转化率为$\frac{(0.1-0.004)}{0.1}$×1005%=96%,Fe3+的浓度转化率为$\frac{0.12-0.04}{0.12}$×100%=67%,所以去除Pb2+比Fe3+效果好;
Ⅱ.反应为2EH(s)+Pb2+?E2Pb(s)+2H+,参加反应的是Pb2+,由图象可知,选择PH要使铅全部以Pb2+形式存在,则脱铅时最合适的pH约6,
故答案为:6.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正确理解制备工艺流程为解答关键,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实验室需用230ml 1.0mol/L的NaOH溶液
①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上述仪器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捧等.
②计算需称量的NaOH固体质量为10.0g
③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BD
A.溶解后未冷却直接转移至容量瓶,立即定容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定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氢氟酸、醋酸、氢氰酸(HCN)、碳酸在室温下的电离常数分别为:
HFKa=6.8×10-4 mol•L-1
CH3COOHKa=1.7×10-5 mol•L-1
HCNKa=6.2×10-10 mol•L-1
H2CO3Ka1=4.4×10-7mol•L-1
Ka2=4.7×10-11 mol•L-1
(1)同浓度的CH3COO-、HCO3-、CO32-、CN-、F-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O32->CN->HCO3->CH3COO->F-
(2)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D.
A.c(OH-)/c(H+)         B.c(H+)•c(OH-
C. $\frac{c(C{H}_{3}CO{O}^{-})•c({H}^{+})}{c(C{H}_{3}COOH)}$  D.c(H+
E.c(H+)/c(CH3COOH)
(3)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应为:pH(甲)>pH(乙) ( 填“>”、“<”或“=”).
(4)现有常温下0.01mol/L盐酸丙和0.01mol/L醋酸溶液丁,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丙、丁两种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应为:
pH(丙)小于pH(丁)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H3COOH+Na2CO3(少量):?2CH3COOH+CO32-=H2O+2CH3COO-+CO2
?HCN+Na2CO3(少量):?HCN+CO32-=CN-+HCO3-
?NaCN+CO2(少量):?CN-+CO2+H2O=HCN+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向20ml 0.1mol/L氨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c点溶液中c(NH4+)=c(Cl-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D.常温下,0.1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

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
回答下列问题:
(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管中冷水应从a(填“a”或“b”)a处通入.
(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
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c(填序号)
酒精灯加热     b.油浴加热      c.水浴加热
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苯蒸汽、氯气.
(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写出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HCl+NaOH=NaCl+H2O(写两个即可).
(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乙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等重要化工产品(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①羟基直接与碳碳双键相连不稳定:R-CH=CH-OH→R-CH2-CHO
②化合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显示1组峰
(1)工业上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是石油裂解,试剂X为银氨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D→E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化合物A与化合物C含有相同官能团
C.DMC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D.DMC酸性条件下水解能产生CO2和甲醇
(3)写出写出化合物C与足量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现代工业也常用尿素()和甲醇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MC,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OH$→_{△}^{催化剂}$+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其碳架结构如图所示.
(1)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
(2)该立方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1种,生成的二氯代物有3种.
(3)若要使1mol该烷烃的所有氢原子全部被氯原子取代,需要8mol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工业上生产氯化亚铜(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已知:氯化亚铜为白色立方结晶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浓盐酸和氨水生成络合物.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媒染剂、脱色剂;在气体分析中用于一氧化碳和乙炔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CuSO4或Cu2+,溶解温度应控制在60-70℃,原因是温度低溶解速度慢,温度过高铵盐分解.
(2)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BD(填字母).
A.分馏塔       B.离心机      C.反应釜     D.框式压滤机
(3)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4)步骤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写名称)硫酸.
(5)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醇洗有利于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6)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frac{0.597ab}{m}$×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用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过滤后,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滤液.
(1)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2)电解池中H+在阴极放电产生H2,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
(3)综合分析实验 II的两个反应,可知该实验有两个显著优点:
①H2S的原子利用率100%;②FeCl3得到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