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S、Cl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 N、O、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
D. Na、K、Rb金属性依次增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原子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ⅠA族
B. 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 原子半径:r(Y) < r(X) < r(W) < r(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指针偏转方向 |
1 | Mg Al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 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 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Mg Al | NaOH溶液 | 偏向Mg |
5 | Al Zn | 浓硝酸 | 偏向Al |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
铝为______极 _____________;
石墨为______极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作正极还是作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 《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黏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槽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 《开宝本草》中记载:“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文中对硝酸钾提取涉及到升华操作
D. 《本草经集注》有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36.5%的浓盐酸(密度1.2g·cm-3)配1mol·L-l的稀盐酸100mL,配制过程需用到哪些仪器(可重复使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100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
A.①③⑤⑥⑦B.②⑥③⑦⑤⑥C.③⑤⑦⑥①D.④③⑦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6 g Na 与含 0.1 mol HCl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转移电子数目为 0.1NA
B. 25℃时, pH =13 的 Ba(OH)2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2NA
C. 常温下, 14 克 C2H4 和 C3H6 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 3NA
D. 等质量的 1H218O 与 D216O,所含中子数前者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发生的化学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u2HgI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当有2molCuI反应时,转移电子为1mol
D.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Cu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下列物质:①O2 ②CO2 ③AlCl3 ④Na2O ⑤Na2O2 ⑥NaOH ⑦CaBr2 ⑧H2O2 ⑨NH4Cl ⑩Ar。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下同);:
(1)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20℃) | 现象 |
Ⅰ.过量铜粉、2mL0.5mol·L-1HNO3 |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
Ⅱ.过量铁粉、2mL0.5mol·L-1HNO3 | 6mL无色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几乎无色 |
回答下列问题:
(1)Ⅰ中的无色气体是___。
(2)写出Ⅱ中生成H2的离子方程式___。
(3)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
③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试推测还可能有哪些因素影响___(列举1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