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B.25℃时,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9
C.25℃时,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pH=7
D.90℃时,纯水的pH=6.2,所以加热可以使水呈酸性

分析 A.醋酸为弱酸,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则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小于4;
B.强碱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减小2;
C.氨水为弱碱,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
D.纯水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为中性.

解答 解:A.醋酸为弱酸,稀释后电离程度增大,则25℃时,pH=3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4,故A错误;
B.25℃时,pH=1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则稀释后溶液的pH减小2,稀释后溶液的pH=9,故B正确;
C.25℃时,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氨水为弱碱,则混合液中氨水过量,溶液的pH>7,故C错误;
D.90℃时,纯水的pH=6.2,但水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呈中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及计算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H3和CH4的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总数为2NA
C.7.1 g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3NA
D.1 mol C5H1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1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工业上用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可以用CuO、Cu(OH)2或Cu2(OH)2CO3
B.通入的气体A可以是O2或Cl2
C.通入气体A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2+、Cu2+、H+
D.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NO3-、SO42--B.K+、Na+、Cl-、SiO32-
C.Al3+、NH4+、NO3-、Cl-D.K+、Na+、AlO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
(2)石墨(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3)若在标准状况下,有2.24L氧气参加反应,则乙装置中铁极上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L,丙装置中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为12.8g;
(4)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于制Fe(OH)2,使用硫酸钠作电解质溶液,阳极选用铁作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
A.13C与14NB.D2与H2C.O2与O3D.35Cl与37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Fe2+转化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对上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是还原剂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维生素C被氧化D.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不易溶于稀硫酸,也不易溶于醋酸
C.NaCI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在Na2S稀溶液中,c(H+)=c( OH-)-2c(H2S)-c(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溴化亚铜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或见光都会分解,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绿色粉末.制备CuBr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如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加入45gCuSO4•5H2O、19gNaBr、150mL煮沸过的蒸馏水,60℃时不断搅拌,以适当流速通入SO2 2小时.

步骤2.溶液冷却后倾去上层清液,在避光的条件下过滤.
步骤3.依次用溶有少量SO2的水、溶有少量SO2的乙醇、纯乙醚洗涤.
步骤4.在双层干燥器(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干燥3~4h,再经氢气流干燥,最后进行真空干燥.
(1)实验所用蒸馏水需经煮沸,煮沸目的是除去其中水中的O2(写化学式).
(2)步骤1中:①三颈烧瓶中反应生成CuBr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Br-+SO2+2H2O=2CuBr↓+SO42-+4H+
②控制反应在60℃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60℃水浴加热;
③说明反应已完成的现象是溶液蓝色完全褪去.
(3)步骤2过滤需要避光的原因是防止CuBr见光分解.
(4)步骤3中洗涤剂需“溶有SO2”的原因是防止CuBr被氧化;最后溶剂改用乙醚的目的是除去表面乙醇,并使晶体快速干燥.
(5)欲利用上述装置烧杯中的吸收液(经检测主要含Na2SO3、NaHSO3等)制取较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
请补充实验步骤,须用到SO2(贮存在钢瓶中)、20%NaOH溶液、乙醇:
①在烧杯中继续通入SO2至饱和.
②然后向烧杯中加入100g 20%的NaOH溶液.
③加入少量维生素C溶液(抗氧剂),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④过滤,用乙醇洗涤2~3次.
⑤放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