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CH3COONa溶液中CH3COO-和Na+的数目
B.纯水在80℃和25℃时的pH
C.相同温度下,100mL0.01mol•L-1醋酸与10mL0.1mol•L-1醋酸中H+的物质的量
D.相同温度下,pH=12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分析 A、CH3COO-离子水解;
B、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
C、弱电解质在溶液中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
D、氢氧化钠溶液中抑制水的电离,碳酸钠溶液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解答 解:A、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水解数目减少,所以CH3COONa溶液中CH3COO-和Na+的数目前者小,故A错误;
B、升温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纯水在80℃和25℃时的pH,前者小,故B错误;
C、相同温度下,100mL0.01mol•L-1醋酸与10mL0.1mol•L-1醋酸,二者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越大,所以前者大于后者,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中抑制水的电离,碳酸钠溶液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前者小于后者,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分析,盐类水解过程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温度、酸碱盐溶液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醋酸亚铬的制备研究.已知:醋酸亚铬(其中铬元素为二价)是红棕色晶体,不溶于水,在潮湿时,Cr2+极易被氧化成 Cr3+.(备注:Cr2+在溶液中为蓝色).
实验步骤 
①将100mL 蒸馏水加热煮沸10min后,隔绝空气冷却制备无氧水,配制实验所需溶液.
②如图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在A中放入1.47g K2Cr2O7 粉末、7.50g 锌丝(过量),锥形瓶中放冷的醋酸钠溶液,250mL烧杯中放蒸馏水.塞紧瓶塞,A内的导管要伸到瓶底.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
④在恒压滴液漏斗中放入35.00mL 8.00mol/L盐酸,夹紧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向A内滴加盐酸,控制滴加速度使反应平稳进行.
⑤待反应结束后,将A中的液体转移到锥形瓶中,可见锥形瓶内有红棕色晶体析出.
⑥过滤、洗涤和干燥,获得醋酸亚铬晶体.
问题讨论
(1)上图装置中,A 仪器的名称为三颈烧瓶.
(2)对比分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显著的优点①平衡气压或平衡压强;②更好地控制溶液滴入的速率.
(3)实验步骤④滴入盐酸后,装置A的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Zn+14H+?2Cr3++3Zn2++7H2O;
反应完成的标志是溶液变为蓝色.
(4)实验中最困难的步骤是晶体的过滤和洗涤.洗涤产品时,最好选用以下试剂中的b.
(填字母序号)
a.水      b.无水乙醇      c.稀盐酸       d.氯化钠溶液
(5)最后获得的无水醋酸亚铬产品质量为 1.38g,则产品的产率为81.18%.
(6)金属锡(Sn)是第ⅣA的元素,通过下列方法可以测定金属锡样品的纯度: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写出发生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nCl2+2FeCl3=SnCl4+2FeCl2
②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溶液滴定生成的Fe2+.现有金属锡样品w g,经上述各步反应后,用K2Cr2O7溶液滴定,K2Cr2O7应放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共用去c mol/L的K2Cr2O7溶液v mL(锡的相对原子质量用M表示).求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为$\frac{3.0×1{0}^{-3}CVM}{ω}×100%$
(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7)若用KOH滴定某溶液,之前排气泡时,应选择题中图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混在NO2中的NO:将气体与足量O2混合
B.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浓硫酸
C.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
D.除去乙酸中混有的乙醇:加入金属钠后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2NO+O2=2NO2).(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
(1)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2)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左侧>右侧(填“<”、“>”或“=”).
(3)反应前后NO室压强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①铜矿矿石中含有Cu2(OH)2CO3及含铁元素的杂质;
②黄铵铁矾的化学式为(NH4xFey(SO4m(OH)n,其中铁为+3价.
某兴趣小组利用该铜矿石制黄铵铁矾的流程如下:

(1)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示Cu2(OH)2CO3的组成为2CuO•H2O•CO2,1mol Cu2(OH)2CO3与稀H2SO4反应时消耗H2SO4物质的量为2mol.
(2)该小组为测定黄铵铁矾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a.称取m 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将所得溶液分为两等份;
b.向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况下56.00mL的气体(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红色粉末0.600g.
c.向另一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5g.
①黄铵铁矾中NH4+与SO42-的个数比为1:2.
②通过计算确定黄铵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NH4Fe3(SO42(O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X、Y、Z 3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则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是(  )
A.X>Y>ZB.Y>Z>XC.X>Z>YD.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
A将2 mol Cl2通入到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
2Fe2++2I-+2Cl2═2Fe3++4Cl-+I2
正确;
Cl2过量,Fe2+、I-均被氧化
B用Cu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2Cl--2e-═Cl2
正确;
Cl-优先于OH-放电
C过量SO2通入到NaClO溶液中:
SO2+H2O+ClO-═HClO+HSO
正确;
H2SO3的酸性强于HClO
D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正确;
Mg(OH)2比MgCO3更难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苯甲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1装置,以苯甲酸、甲醇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如表所示:
苯甲酸甲醇苯甲酸甲酯
熔点/℃122.4-97-12.3
沸点/℃24964.3199.6
密度/g.cm-31.26590.7921.0888
水溶性微溶互溶不溶

Ⅰ.合成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0.1mol苯甲酸和0.4mol 甲醇,再小心加入 3mL浓硫酸,混匀后,投入几粒沸石,小心加热使反应完全,得苯甲酸甲酯粗产品.
(1)甲装置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却水从b(填“a”或“b”)口进入.
(2)化学小组在实验中用过量的反应物甲醇,其理由是该合成反应是可逆反应,甲醇比苯甲酸价廉,且甲醇沸点低,易损失,增加甲醇投料量提高产率或苯甲酸的转化率.
Ⅱ.粗产品的精制
苯甲酸甲酯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硫酸、苯甲酸和水等,现拟用如图2流程进行精制.
(3)试剂1可以是B(填编号),作用是洗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乙醇
(4)操作2中,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199.6℃;
(5)实验制得的苯甲酸甲酯精品质量为10g,则苯甲酸的转化率为73.5%;
(6)本实验制得的苯甲酸甲酯的产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C(填编号).
A.蒸馏时从100℃开始收集产品    B.甲醇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苯甲酸被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组物质,前者逐滴滴加(或逐渐通入)到后者中直至过量,没有出现“先有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完全消失”现象的是(  )
A.盐酸滴入NaAlO2溶液中B.CO2气体通入漂白粉溶液中
C.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D.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