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月考三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已知:①A—I均为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10O, E的分子式为C7H7Cl,I的分子式为C23H22O3
②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4,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③
④
芳香酯I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E的名称为 ;
(2)E→F与F→G的顺序不能颠倒,理由是 ;
(3)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I的结构简式为 ;
(5)符合下列要求A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种(不包括A);
①与Na反应并产生H2 ②芳香族化合物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2OH为原料制备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等三校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Cu2+、H+、C1-、NO3-、CO32-、SO42-中的几种。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用pH试纸对溶液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溶液显酸性;
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过滤;
③ 取少量实验②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 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不能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等三校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B.1 mol任何物质均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
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D.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西藏山南二中高三上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卤素的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 卤素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 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西藏山南二中高三上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制备Fe(OH)3胶体 |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
B |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 | 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
C |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验证SO2的漂白性 | 将SO2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西藏山南二中高三上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
B. 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C. 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D. 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段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g63%的浓硝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6NA
B.50mL12mol·L-1 盐酸和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况下)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若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6NA,则Na+数目大于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浙江省高一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互相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A.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 B.NaOH溶液和CO2
C.Na和O2 D.Na2CO3溶液和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