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1)该物质苯环上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2)1 mol该物质和溴水混合,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1 mol该物质和H2加成最多需H2________mol;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物质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
B.该物质难溶于水
C.能使溴水褪色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2NH3(g) ∆H=—92.4kJ•mol‾1
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步骤II中制氯气原理如下: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1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转化率为 。
(3)下左图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 。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下右图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 ,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碱式碳酸铜广泛用于制油漆颜料、烟火、杀虫剂、催化剂、其他铜盐和固体荧光粉激活剂等,也用于种子处理及作杀菌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Na2CO3·10H2O跟CuSO4·5H2O反应制备并检验碱式碳酸铜,实验步骤如下:
黏胶状
蓝绿色沉淀
蓝绿色晶体
(1)写出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研钵分别研细Na2CO3·10H2O和CuSO4·5H2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蓝绿色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式碳酸铜可以看成Cu(OH)2·CuCO3,该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下列实验仪器验证产物中含有Cu(OH)2、CuCO3。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C中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③证明含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含有Cu(O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甲烷与Cl2混合,光照后黄绿色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
示意如下: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解反应就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C.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钢铁锈蚀的过程中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