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氢化物稳定性强
B.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碱
C.化合物YX、ZX2、WX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A.非金属性O>S,故元素O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S的强,故A错误;
B.氢氧化镁属于弱碱,故B错误;
C.化合物MgO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SiO2、SO3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Mg>Si>S>O,即Y>Z>W>X,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常温下,在pH=7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在pH=5的氯化钠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a+)=c(C1-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4+Li++e-═LiFePO4; 负极 Li-e-═L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含0.5molFeBr2的溶液中转移电子数为1.5NA
B.0.1 mol•L-1的AlCl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AlO2-为0.1NA
C.足量Zn与浓硫酸共热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L,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为0.4 NA
D.常温常压下,1.6g甲烷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O2→ClO2+Cl2+H2O(未配平),1 mol HClO2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标准状况下,28 g CO、C2H4混合气体与22.4 L N2所含有的分子数都是NA
C.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可以存在的离子有:Fe2+、Al3+、SO42-、K+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其中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3+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H2S和O2,发生反应:2H2S(g)+O2(g)?S2(g)+2H2O(g)△H<0,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符合图象的是(  )
选项xy
A温度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B压强S2气体体积分数
C容器体积H2S浓度
DO2浓度平常常数逆反应速率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有M、X、Y、Z、W五种短周期元素,M原子的M能层只有1个电子,X原子的p能级电子数比s能级电子数多5个,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X的少1个,Z原于最外能层的p能级中有一个轨道填充了2个电子,W原子的最外能层中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前一能层的电子总数,且Z和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1)上述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P>Si>Na>O>C(用元素符号表示).
(2)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3)M、X、Y、Z四种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S2->Cl->O2->Na+
(4)M与Z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g)+O2(g)=SO2(g)△H1,S(s)+O2(g)=SO2(g)△H2;△H1>△H2
B.C(石墨,s)=C(金刚石,s)△H=+1.9kJ/mol,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D.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则C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实线).
(1)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3)求平衡时CO2的转化率33.3%.
(4)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
A.K不变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H2)=3v(C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5)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A,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B.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加入的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减小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