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
[ ] | |
A. |
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
B. |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
C. |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生成红色沉淀 |
D. |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凯里一中2009届第二轮限时训练理综化学(2) 题型:05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某绿色粉末Cu2(OH)2CO3·xH2O中的x值,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Cu2(OH)2CO3·xH2O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Cu2(OH)2CO3·xH2O2CuO+CO2↑+(x+1)H2O
(Mr[Cu2(OH)2CO3]=222;Mr(CuO)=80;Mr(CO2)=44;Mr(H2O)=18)
[实验一]测定Cu2(OH)2CO3·xH2O中的x值.
(1)准确称取m1g.该粉末样品,置于坩埚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至完全分解,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加热粉末时,除了坩祸、坩锅钳、三角架、玻璃棒、酒精灯外还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固体,目的是________所测得的x值为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2)下列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实验过程中绿色粉末是否已完全分解的判断依据.
甲:观察到粉末变成黑色,不再有水蒸气逸出.
乙:重复加热、冷却、称量,至恒重(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你认为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3)测定x值还有其它方法.下列是几位同学在实验设计中拟测定的数据,其中无法计算得出x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只测定生成物CO2、CuO的质量
②只测定生成物CO2、H2O的质量
③只测定反应物Cu2(OH)2CO3·xH2O和生成物CO2的质量
④只测定反应物Cu2(OH)2CO3·xH2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
[实验二]利用上述反应的分解产物氧化铜氧化乙醇制备乙醛(沸点为20.8℃).
(1)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填标号).B装置中收集到的物质有________.
(2)能证明氧化铜氧化乙醇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试管A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黑龙江大庆市三十二中高三毕业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高三毕业班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