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以石墨电极电解200mL 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电子转移物质的量n(e-)与产生气体体积V (g)(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B.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mol/L
C.当n(e-)=0.6mol时,V(H2):V(O2)=2:3
D.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6gCuO,则溶液可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

分析 石墨电极电解200mL CuSO4溶液,先发生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后发生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结合图象可知,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0.4mol电子发生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以此来计算解答.

解答 解:A.由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0.4mol电子发生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则n(CuSO4)=$\frac{2.24L}{22.4L/mol}$×2=0.2mol,c(CuSO4)=$\frac{0.2mol}{0.2L}$=1mol/L,故A错误;
B.生成2.24L气体时转移0.4mol电子,当转移0.4mol电子时,生成n(H2SO4)=0.2mol,c(H+)=$\frac{0.2mol×2}{0.2L}$=2mol/L,随电解的进行,水继续电解,溶剂减小,则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mol/L,故B错误;
C.当n(e-)=0.6mol时,发生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4e-,n(H2)=$\frac{0.2mol×2}{4}$=0.1mol,n(O2)=0.1mol+0.05mol=0.15mol,所以V(H2):V(O2)=0.1mol:0.15mol=2:3,故C正确;
D.因电解后从溶液中析出Cu、氧气、水,则加入16gCuO不会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计算,明确发生的电解反应及图象中体积与转移电子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从溶液中析出Cu、氧气、水结合电解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来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铝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研究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①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Al2O3+3H2↑.
②该工艺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分别有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填“什么能转变为什么能”).
③该工艺过程总反应的实质是2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H2↑+O2↑.
(3)室温下,往0.2mol/LAl2 ( 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解释c→d过程中pH增大且幅度较大的原因(请结合必要的化学用语)Al(OH)3+NaOH═NaAlO2+2H2O,c点开始主要是Al(OH)3溶于NaOH,生成显碱性的NaAlO2,体系是Al(OH)3和NaAlO2的混合,随着NaAlO2浓度的增大,pH增大,该过程类似于酸碱中和,因此pH有突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常温下0.1mol•L-1NaHSO3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Na++H++SO32-
B.c(Na+)=c(SO32-)+c(HSO3-)+c(H2SO3
C.c(Na+)+c(H+)=c(HSO3-)+2c(SO32-)+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HSO3-)与c(Na+)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为比较Fe3+、Cu2+和MnO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同学X观察甲中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其结论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阴离子种类不同.
(2)同学Y利用乙装置探究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将50mL H2O2一次性加入盛有0.10mol MnO2粉末的烧瓶中,测得标准状况下由量气管读出气体的体积[V(量气管)/mL]和时间(t/min)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60 mL.
②b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mL.
③同学Y除了探究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还可得出反应物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为硝酸铜晶体[Cu(NO32•nH2O]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30℃前后对应不同的晶体),从图中获取如下信息,不正确的有 (  )
A.C点溶液为Cu(NO32的不饱和溶液
B.30℃时结晶可析出两种晶体
C.按上述流程最终得到的晶体是Cu(NO32•3H2O
D.将A点溶液升温至30℃时,可以析出Cu(NO32•3H2O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 0.1mol•L-1 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 pH 如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9.711.610.3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CO32-,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1 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 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C(填编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 0.1mol/L NaHCO3②100ml 0.1mol/L Na2CO3 两种溶液: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①<②(填“>”、“=”或“<”,下同).
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①>②.
( 3 ) NaHCO3是一种强(填“强”或“弱”)电解质;写出HCO${\;}_{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H2CO3+OH-,常温下,0.1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 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OH-)>c(H2CO3)>c(CO32-).
(4)实验室中常用 NaOH 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 150ml 1mol/L 的 NaOH 溶液吸收标准状况下 2.24LCO2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②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 PH 如表:
离子 
Fe 2+
 
Cu2+
 
Mg2+
 
pH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 Cu2+、Mg2+、Fe2+离子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时,Cu2+(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2]<Ksp[Mg(OH)2](填“>”、“=”或“<”),要使 0.2mol/L 硫酸铜溶液中 Cu2+沉淀较为完全(使 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6.
(KspCu(OH)2=2×10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8kJ/mol.
(2)如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放电时甲醇应从a处通入(填“a”或“b”),电池内部H+向右(填“左”或“右”)移动.写出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CH3OH-6e-+H2O=CO2+6H+
(3)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H-HN-HN≡N
键能/kJ•mol-1436a945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93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391 kJ•mol-1
(4)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C(s,石墨)+H2(g)=C2H2(g)反应的焓变△H=+226.7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恒定温度下,向100克饱和Ba(OH)2溶液中加入1.55克由${\;}^{1{8}^{\;}}$O组成的氧化钡粉末,充分反应后静置,在溶液下部有白色固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与白色固体的质量均保持不变
B.溶液浓度和pH值均保持不变,溶液下部是1.73g氢氧化钡固体
C.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大于1.73克
D.溶液中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保持不变,${\;}^{1{8}^{\;}}$O存在于溶液和固体中,固体质量大于1.73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将一小块钠用小刀切开,可以看到表面光亮,但很快变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将钠块放到石棉网上加热会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frac{\underline{\;加热\;}}{\;}$Na2O2 ,该固体遇水会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二)某兴趣小组为探究Na2O2加入酚酞试液中时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如下方案.将2药匙Na2O2加入滴有3~4滴酚酞的蒸馏水(10mL)中,发现有如下现象:
①立即有大量气泡生成.
②无色透明的酚酞溶液迅速变红,振荡后,溶液中的红色褪去,又变为无色.
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试管壁手触感觉很烫.
请回答:
(1)该兴趣小组同学认为酚酞试液颜色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假设①:有强氧化性物质生成,使酚酞氧化而褪色.
假设②:可能是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红色消失.
假设③:可能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溶液浓度太大,使得酚酞变性,不显颜色.
(2)验证假设②,设计补充实验:取滴加酚酞的稀NaOH溶液加热,若红色消失,则证明假设②成立;若红色不消失,则假设②不成立.
(3)验证假设③,设计补充实验:取该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假设③成立;若溶液不变红,则假设③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